孫策攻打會稽郡,謀劃丹陽郡的時候,荊州的劉表坐不住了。因為蔡冒的進度,比孫策慢了很多。
因為孫策的不宣而戰,會稽太守王朗沒有絲毫的準備。被孫策和太史慈奇襲得手,短短三日,便連下13城。
經過數月的交戰,如今的會稽郡隻剩下一座孤城,城內更是彈盡糧絕。正如周瑜所說的那樣,隻需要在圍城三日,會稽郡全境將落入孫策之手,根本就無需費盡心思的去攻。
而丹陽郡的周昕的為人,劉表還是非常清楚的。現在的情況是,他需要趕在孫策偏師抵達丹陽郡之前,占領廬陵郡。這樣才能在爭奪江東六郡的戰略規劃上,勝過孫策一籌。
劉表召來自己的文武,蒯良、蒯越、伊籍、王粲、劉先、龐季、鄧羲等人。
把自己的擔憂向他們一說,希望可以想出一個好辦法,能趕在孫策之前,解除丹陽太守周昕。
“陛下,這周昕我們已經接觸過了,他根本就沒有要投靠我們的意思。”劉先吐槽道。
“不錯陛下,這周昕我們確實早已經接觸過了。他確實沒有投靠我們的意思,但此人還算得上是一個人才,不過……不過,此人愛民如子,也將是他致命的缺點。
孫策隻需要放出風聲,丹陽郡若敢抵抗孫策大軍,城破之後就要屠城,這周昕多半會為了城中百姓開城投降。”蒯良點頭補充道。
“可惡啊,為什麼當初我們不用這點來要挾周昕。”劉表氣憤的說道。
“陛下慎言啊,我們可是王師,是仁義之師。怎可做出屠城這樣喪盡天良之舉?哪怕是以此來要挾別人,傳出去也會讓陛下的聲譽受損,我們切不可做出如此自毀長城之事。”
蒯越聽到劉表說出如此話來,急忙開口糾正道。身為一個帝王,對外還宣稱的是大漢正統,說出這樣的話,傳出去了不僅讓那些心存漢室的忠臣心寒,更會失去每個王朝賴以生存的民心。
“我知道,我隻是一時氣話而已!”劉表被說的有點尷尬。
“陛下身為大漢王朝的帝王,平時更需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現在還是來討論一下江東六郡的問題吧!”劉表不耐煩的說道。
能成為一個朝廷的中流砥柱,或許他們文不成武不就,但一定會察言觀色。見劉表被說的已經有點不耐煩,龐季急忙開口打著圓場道:
“廬江郡的太守已經投靠了我們,蔡冒的將軍正在攻打廬陵郡。聽前幾天他們傳回來的消息,若想拿下廬陵郡最少還需要十日時間。
按照這個進度,孫策的偏師已經到了丹陽城下,周昕都已經開城投降了。”
“那該怎麼辦?等蔡冒打下廬陵郡,丹陽的城頭都已經插上孫字旗了。”王粲皺著眉頭問道。
“現在有兩個辦法,一是派人催促蔡冒將軍,讓他日夜攻打廬陵,另外再派一支偏師同樣前往丹陽。
二就是陛下直接派一支偏師前往丹陽,趕在孫策之前,接收丹陽郡。”劉先充滿表現欲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