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二人雖然年輕,但他們的才華不輸奉孝和法正。哦對了,他們還是徐庶的同門師兄弟。”高博臉含笑意的解釋道。
就這麼一句話,戲誌才就完全明白了過來。他也不知道高博哪來的眼光,能精準的認出那些人才,還把那兩個素未謀麵的年輕人,定義為當世最為頂尖的智謀之士。
他想起當初他和郭嘉兩人的際遇,高博也是派出大量的細作,四處明查暗訪,才把他們兩個‘請’到當時的洛陽。
戲誌才在高博手下當了這麼久的差,他當然知道高博的性格,如果不是世間頂尖的人才,他不會破例開口。
隻是讓戲誌才不解的是,這種事情派個人來通知一下就好了。為什麼還要叫他來禦書房,親自開口跟他說?
他們理解高博這是什麼行為,也不會知道這兩個人在後世是什麼樣的地位,如果他了解這兩個人在後世是什麼地位,應該就能理解高博現在的行為。
禮賢下士,雖然他們兩個看不到。但並不妨礙高博用實際行動來表明,自己對他兩人的尊崇。
戲誌才得到高博的命令之後,當即就加班加點的起草了一份任命文書。
並讓人連夜送去益州的刺史府,和水陸兩軍大營。
諸葛亮和龐統決定入川之後,第二天就收拾妥當,悄悄的啟程出發了。
他們一路行來,看到很多麵黃肌瘦的百姓正在忙碌著春耕。他們一路花費了半個月的時間,來到上庸城外。
沒想到這裏的守將早已收到消息,派出城中唯一的一支千人騎兵隊前來迎接。
諸葛亮和龐統都非常的詫異,他們一路雖然在向西而行,但他們自認為沒有暴露過任何行蹤,這上庸守將是怎麼知道他們的?
急性子的龐統心中藏不住事兒,直接就對守將問了出來。
守將笑著說道:“我們早在幾天前就接到了上頭的命令,說有兩個特殊的人才要經過我們上庸,讓我好生接待,不可怠慢。”
龐統還想再問些什麼,但守將這個時候卻笑笑不再說話,而諸葛亮卻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看著保護他們的這隊騎兵。
守將帶諸葛亮和龐統進入上庸城後,直接把他們兩人帶往城中,早已收拾幹淨的驛站之中。
並跟他們說,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跟驛站中的驛卒說,他們會盡量完成兩位先生的吩咐。
守將如此熱情,這反而讓諸葛亮和龐統有點摸不著頭腦了。他們倆都有點不明白,這個手匠為什麼會對他們如此熱情?
但讓他們震驚的還在後頭,幫他們在驛站中休息了一天之後,第二天神清氣爽的踏出驛站大門的那一刻,外麵的場景讓他們無比的震驚。
因為驛站此刻,不僅裏三層外三層五步一少,十步一崗的保護著。而且驛站外麵每隔一炷香的時間,就會有一隊巡邏士兵從驛站門口路過。
這個時候,異族來到他們兩人麵前,對他們說道:“鎮西大將軍高覽、益州刺史顧雍、水軍大都督甘寧求見!”
聽到驛卒的稟報,直接讓諸葛亮和龐統兩人震驚當場。
諸葛亮和龐統雖然在後世的名氣很大,但他們畢竟還是一個十餘歲的少年。而剛剛一族說的那些人,都是什麼身份?
這樣的大人物來拜見他們兩個十二三歲的少年,這讓他們如何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