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博接見袁術和曹操兩人,並給他兩人吃了一顆定心丸,而且還敲打了袁術,重用了曹操。
說高博有偏見也好,沒有滅了袁術的滿門,反而承諾他可以安心養老。如果表現良好,三代之後還可以入朝為官。
高博已經非常的大度和仁慈了,換成別人,估計都得滅他九族以絕後患。但是高博不怕他翻天,因為高博可以保證在百年內他翻不起什麼浪來。
而把曹操弄到西域那邊去,也是經過高博深思熟慮的結果。原因也很簡單,曹操確實有統帥之才,高博不管是穿越前,還是穿越後都非常欣賞曹操。
雖然他以前跟自己作對,但他還是非常的識趣,選擇無條件的投降,讓高博還可以用他。
當然都是華夏兒女,高博的目光可不僅僅是大漢13州,而是整個天下。接受曹操的投降,還有千金買馬骨的意思在裏麵。
畢竟為了快速的統一,高博一直在暗中搞事情,關東諸侯連年征戰,已經讓華夏大地傷痕累累。若是再造過多的殺戮,高博怕在有生之年,無法站在埃及的金字塔上炭烤鱷魚。
當然高博的意思,各個軍團的軍團長和參謀長都能猜到。所以在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不會輕易的選擇強攻。
有了曹操的前車之鑒,‘勸降’也開始流行了起來,但是效果並不怎麼理想。
荀攸派人去勸降袁紹,但袁紹乃是四世三公,現在袁紹身為大將軍,應該是四世四公之家。以他的驕傲,怎麼可能被三兩句勸降之話,就放棄現在的所有,選擇投降。
劉備這裏就更不用說了,高順外區的死者都被割了兩隻耳朵,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決心。
荊州劉表這邊隻剩下荊南四郡和江東二郡,兵馬也不是很多,在諸葛亮派人去勸降的時候,他非常的猶豫。
因為劉表是漢室宗親,在當皇帝之前曾公然辱罵高博是王莽第二,他怕高博秋後算賬。當然在高博沒有明確的指示前,諸葛亮也不可能給他什麼承諾,所以現在還在談判之中。
揚州劉繇就有點飄了,在袁術被俘虜的這段時間。他曾派兵出戰,想要搶占豫州的地盤。被黃忠是一陣好打,現在也龜縮在建業城內不出。
田豐派出使者去勸降他的時候,他居然放出豪言,要跟大晉王朝死戰到底。畢竟他現在還掌握著青州、楊州和江東的三個郡地盤。手下還有劉備、孫策這樣的猛將,怎麼可能會輕易認輸。
跟其他人不同,負責攻略江東的龐統決定親自出馬,去勸降孫策。
他當初選擇攻打江東六郡,就是以為江東六郡沒什麼厲害的,認為應該很好攻打。但他遇到了周瑜,實在不是他短時間內能拿下來的角色。
反觀負責攻打荊州劉表的諸葛亮,現在已經在益州軍團中嶄露頭角。不僅偷襲了襄陽城,把劉表趕到荊南四郡。更是派出一支騎兵奇襲豫州壽春俘虜袁術,聽說這支騎兵還趁機偷襲了揚州的建業城,若不是閆行貪功,想要占領建業城,說不定現在劉繇都被他俘虜了。
這讓從小到大,什麼事都要跟諸葛亮爭個勝負高低的龐統,如何接受的了?讓他迫切的想要立下功勳,於是他決定親自出馬去孫策大營勸降孫策。
當侍衛來通知孫策,說大晉使者在帳外求見的時候。他正在中軍大帳中,跟周瑜還有太史慈等大將討論曹操投降之事。
聽到這個消息,孫策和周瑜兩人對視了一眼。沒有急著讓侍衛去把大晉的使者請進來,而是讓侍衛去準備一個大鼎,鼎中倒滿沸水,然後在鼎下燃燒木材。
這一切,很快就做好了周瑜,這才讓侍衛去把大晉王朝的使者請進來。
龐統剛進入大帳,還沒來得及跟孫策行禮,就看到放在大帳中間的銅鼎。大鼎下麵柴火盛旺,燒的鼎中的水沸騰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