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四麵皆敵的公孫康(1 / 2)

三韓之地就是秦朝的百越,一直以來都是地廣人稀,整個三韓地區的人口加起來還不足50萬。

因為中原諸侯混戰,所以很多百姓遷徙過來躲避中原的戰亂,這50萬人口之中,就有近四成的漢人百姓。

正因如此,龐柔才會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裏,拿下了整個三韓之地。

三韓就是馬韓、辰韓和弁韓,他們的起源就是秦王政15年,史騰兵滅韓國,俘虜韓王安,還有韓王安的三個兒子,韓馬、韓辰和韓弁。

還有一些餘孽,攜韓王三子的家眷逃至北高夷,也就是當時的百越。為了防止秦國的耳目。他們一分為三,按照三王子的家眷劃分部落,並把部落的名稱改為:馬韓、辰韓和弁韓,也就是東漢時期的三韓之地。

因為東漢末年長達百年的軍閥混戰,大批中原百姓逃亡至此,被他們收留之後,得到了大力的發展。

若不是高博的大晉王朝橫插一腳,在不久的將來,他們三個部落會合在一起,定國號為高麗。

當然,這片土地上基本都是中原大地上逃難而來的百姓。當他們看到軍隊由南往北橫掃而過的時候,逃無可逃之下,也隻能原地投降。

他們雖然也有軍隊但戰鬥力,根本就不值一提。不僅缺衣少甲,武器也是五花八門的什麼都有。說他們是烏合之眾,都是在抬舉他們。對大晉王朝的正規軍來說,他們就是一群拿著武器的暴徒。

龐柔橫掃遼東半島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這片大地上,真正的軍閥……公孫康的手上。

遼中這片土地上,一直盤踞著一個強大的世家門閥,那就是公孫家族。白馬將軍公孫讚,就是從這個家族出來的。

公孫康和公孫讚就是同族兄弟,隻是他們兩人的情況跟袁紹袁術兩人一樣,一個嫡出,一個是庶出。

但又跟袁紹袁術兩兄弟不同的是,公孫康乃是嫡長子。他的政治立場是忠於漢室,也希望恢複漢室的統治,

而公孫讚跟他就不一樣了,公孫讚是家族的遮子,除了基本的生活物質之外,家族不會給他們任何多餘的幫助,一切隻能靠他自己,所以公孫讚最後成了軍閥。

……

公孫家族的根據地,就在大漢與三韓之地交界之處的襄平城。在黃巾起義之前,郎平城隻有30餘萬常住人口。

中原戰亂爆發之後,有很多百姓為了躲避戰亂,遷移進了壤平城,這十餘年來,常住人口翻了一倍之多,現在的常住人口高達77萬餘人。

又因為這邊地勢複雜,氣候惡劣。遷移進襄平的百姓大部分都是青壯,老弱婦孺占比不到十之一二。

所以襄平城有十萬餘人馬,如果戰爭需要公孫康,隨時能拉起一支30萬的大軍。

張遼在接到長安的命令之後,就立刻讓邊軍和冀州兩邊的駐軍抽出了一半人馬,組成聯軍往東北的襄平而去。

因為想著兵貴神速的原因,所以張遼讓張和為先鋒,向襄平城推進。

因為距離洛陽長安非常遠,公孫家族本著天高皇帝遠的想法,在遼東襄平一帶稱王稱霸。

剛開始的時候,公孫康還派兵馬出來跟張郃的先鋒騎兵打了幾場。不僅沒有占到丁點的便宜,還損失了不少兵馬。

讓公孫康把所有的部隊全部撤回了襄平城,再也沒有跟晉軍野戰的想法了。同時,在城中招募青壯入伍發放兵器,讓他們參與守城,他的部隊瞬間就擴充到20萬人。

雖然拉低了部隊整體戰鬥力,但隻需要守城的話,也可以一用。這也是邊軍還有幽州、冀州三方聯軍,遲遲不能突破襄平的原因。

還有兩個月就進入冬季,到時候這邊就會下起大雪,冰凍三尺之厚,大晉的軍隊就不得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