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新城一中。
毒辣的太陽高高掛,現在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前來報到的學生和家長們的衣服卻都已經汗濕,後背和衣服相貼,黏糊糊的,讓人難受。
新城一中高一和高二同時報到,選擇住宿的,學生和家長都拉著行李箱,手裏拿著盆和桶,也有提著麻布袋的,風塵仆仆。也有一些隻帶了行李箱來的,那些七七八八的東西等安頓好後再去超市采購。
學校門口的超市也找準時機,擺出一堆堆開學要用的生活用品。在店門前支了低矮的木板架子,擺的滿滿當當,讓本就擁擠的校門口更顯狹小。
至於不住宿的學生,就沒那麼緊迫的時間安排了,隻背著書包去報到,還頗有閑情地四處晃悠。
總之,校園裏都是人,一眼望過去,烏泱泱一片。高一新生還懷揣著期待,對校園四處看個不停,因為對環境不太熟,視線都略帶靦腆。
而高二老油條們在家裏受夠了家長的咆哮攻擊,表示對多日不見的同學和老師們頗為期待,對學校也甚是想念。
至於高三?不好意思,提前上課的他們沒有自由,還在教室規規矩矩坐著。入學他們又不是沒經曆過,生活被源源不斷的試卷和考試填補,哪有心思去想那些“涉世未深”活潑可愛的小菜鳥們。
高三黨:我們隻覺得外麵吵鬧。
複又投入知識的懷抱。
隻是下課時,校園裏會有穿著藍色校服的高三學子偶爾出現,然後像水滴融入大海,瞬間無形:一般是上課了,又進了教室。
這些讓江清原更直觀地感受到,自己現在是個高中生了。
………
一般開學報到,學生們大多選擇在九點前後到校,這個時候,負責報到的老師們都在了,陽光也不是最烈。
江清原,韓樂嘉和林美儀就是這個時候到的校,還在路上遇見了同要報到的侯誌平,就一起了。
新城一中有個規矩,高二開學一個月後會有一次大考,根據考試成績再重新分班,這次分班後,接下來的兩年一般就不會再改動。誰也不知道自己的同學是誰,就等著分班那天看分班表。
這種情況,是為了將學生更好地分配,雖然部分學校不再區分優等生和相對不太優等的學生,不搞重點班和普通班那一套,所以學生隨機分班。
但是應試教育的本質就是為了選拔,學校更傾向於將更優秀的學生聚集在一起。
一般來說,初中和高中的成績並不對等。初中成績優秀的上了高中後可能分數平平,也有初中不學無術的學生在高中時嶄露頭角。㊣ωWW.メ伍2⓪メS.С○м҈
學校用高一一年的時間檢驗,再給一個月的時間讓學生們好好複習,之後就會根據成績重新分班。
這也是將初中成績與高中成績徹底割裂開來,事實上,當進入新環境後,舊環境的成績隻是基礎,將來怎麼樣,就看進入高中以後的表現了。
江清原翻遍了《遇見你,是我的小歡喜》全書,原主隻是一個炮灰,書中並沒寫原主最後在哪個班,隻說成績一般。
那麼,也不是沒有可操作空間,如果可以,他自然是想在重點班。
普通班的成績一般和重點班的成績一般可大不一樣。
但這些都是一個月後的事情了,眼前最重要的是報到。
江清原在理科六班,韓樂嘉在理科三班,侯誌平則是理科八班。他們在路上還看到了交好的朋友們,但是有家長在旁邊,也就沒有結伴一起去高二樓。
侯誌平自己去班級了,江清原先是陪著韓樂嘉去她的班級,再去的自己班。
韓樂嘉的班主任是個看起來比較嚴肅的女老師,大概四十左右,姓薑。而江清原的班主任笑眯眯的,姓王,五十左右的樣子,手邊一杯泡枸杞的茶。
江清原去的時候,老師還在和早到的同學聊天。見他們來了,又和他們介紹報到需要做什麼。
林美儀第一次陪孩子報到,比他們還緊張,認認真真聽著老師每一句話,就好像哪一步錯了就會有難以挽回的錯似的。
那緊張的態度,要不是外表看得出來她是家長,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才是學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