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1 / 2)

此時若是聊天群就該是李淵、李世民、李隆基吐血退出群聊,當然,這沒有聊天群。

也是因為溫韜盜墓實在太狠,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居然出動軍隊盜墓,以致於後麵幾個王朝都不怎麼重視修墓了,畢竟自家朝廷還在沒人敢盜,自家朝廷沒在了那誰也攔不住,何必動大工程呢!

看看曆史,出動軍隊都搞不定的也就始皇陵、乾陵等少數幾個,曹操、司馬懿和成吉思汗的則是完全找不到。

看看這些人聊的時間差不多了,趙彥這才繼續盤點起來。

【嶽飛,北宋末年人,傳說其出世時有大禽若鵠,因此父母為其取名嶽飛,字鵬舉。

少年時沉厚寡言,常負氣節,尤喜兵法,曾拜周同、陳廣為師,學習騎射,槍法,武藝“一縣無敵”能挽弓三百宋斤,開腰弩八石,時人奇之】WwWx520xs.com

祖龍:三百宋斤是多少?

徐天德@祖龍:差不多七百秦斤這樣吧,沒個具體數。

祖龍:好家夥,這不但是個帥才還是一個猛將?

淮右布衣:這位可是全才,武藝超群、統兵強悍,關鍵還能寫詩寫詞,可惜遇上個膽都丟了的貨,不到四十就亡了。

趙構:……

你直接報朕名字吧,不過膽都丟了是不是太傷人了些。

【宣和四年,童貫、蔡攸兵敗於契丹,河北官員征募“敢戰士”禦遼,嶽飛應募投軍,自此開始軍旅生涯。

賊寇陶俊、賈進在相州作亂,嶽飛請命平定,以百騎騎兵,用伏兵之計生擒兩賊,可惜正值此時嶽飛父親嶽和病故,嶽飛辭離軍隊,回湯陰守孝,第一次投軍結束。

宣和六年,河北各地水災頻發,嶽家生計艱難,為謀生計,嶽飛前往河東路平定軍投軍,充當效用士,不久升偏校。

宣和七年,金軍南侵,宋徽宗趙佶膽怯而逃,傳位於長子趙桓,即宋欽宗,嶽飛所在平定軍往太原,阻擊金軍東路軍,兵敗後,嶽飛隨同平定軍突圍回到家鄉】

永樂:趙佶還是算了,踢球、書法不錯,做皇帝可是難為他了。

成化:趙桓也不行,王稟在太原守了一百五十天,不給支援就算了,反手還把太原割了出去,這不讓忠臣寒心嗎?

【回到家鄉的嶽飛親眼目睹了金軍南侵後的大肆屠戮,燒殺搶掠,心中憤慨,意欲投軍,但又擔心母親年邁,妻兒力弱,猶豫不定。

嶽飛母親是個深明大義的,積極鼓勵嶽飛投軍報國,還為嶽飛在背上刺“盡忠報國”四字為訓,這是嶽飛第三次投軍。

靖康元年,嶽飛隨劉浩被劃分為大元帥府歸趙構統轄,率軍為馳援開封的疑兵,這時的嶽飛更像是勇將,每戰必先,勇猛善戰(注:嶽家槍名傳後世但嶽飛不隻會用槍,鐧、矛、刀、弓箭也是他善長的)

劉浩渡黃河遇阻,嶽飛隨同歸屬宗澤,這是他第一次歸宗澤麾下,宗澤率軍至開德府與金軍十三戰,皆勝,嶽飛由於英勇善戰受封修武郎。

靖康二年,隨軍轉戰曹州,再勝,以功升任武翼郎,隨後,大元帥府讓黃潛善替換宗澤領軍,嶽飛脫離宗澤麾下。

黃潛善領軍三萬餘,卻隻顧保存實力,按兵不動,使宗澤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雖然依舊取得一些勝利,卻是傷不得金軍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