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lse
false
【意難平者,悲武侯興漢不成,因三顧之情,以一生相報】
漢左將軍劉備:“三顧之情?”,兩相對比我那又算什麼情呢?
視頻浮現:
一介幼童,隨叔父避難荊州,居山野之間,研讀書籍經典,喜好絲竹琴音,高識博學,為士人讚揚!
名聲遠揚,受人所請,三顧茅廬,為其謀定三分天下之計,取荊州,據川蜀,兩路北伐,興複漢室。
感其誠心,出山輔佐,本欲功成身退返身田野躬耕,卻不想這一去便是再難有閑情逸致,一生勞心。
曹軍南征,他奉命聯絡江東,以巧智說動吳侯出兵,孫劉聯盟告成,更兼周瑜才智,大破曹軍於赤壁,三分天下棋局乃成。
搶占荊州,為劉備贏得安身立命之本,入川蜀,取漢中,回首望去,大略已成,漢室複興似乎近在眼前。
無奈一朝荊州喪失,接連折損兩員大將,先主興兵複仇,夷陵烈焰衝霄漢,蜀漢元氣大傷。
白帝城以幼子托孤,冠以相名,行人父之責,少主即位,重修孫劉聯盟之好,以一己之力獨撐危局。
率軍南征,七擒蠻王克定亂局,可能他不會知道,南征那區區數月,帶去的痕跡卻是千年不散。
諸葛孔明:痕跡千年不散?
諸葛亮有些發蒙,我在南中影響辣麼大?
舉兵北伐,六出祁山,蜀道難行如何?木牛流馬應之,魏軍勢強如何?諸葛連弩破之!
敗郭淮、費曜於西羌,殺王雙、張郃於歸途,率數萬之眾橫行於魏地,攻守自如。
其間或有街亭之敗,更多則是蜀漢國力之羸弱,難供北伐所需,糧草無以為繼,不得不退兵回返。
然連年征戰,百姓生活卻一如往常,並未因此而造成民生凋敝,讓人不禁歎服於武侯治國之能。
鹵城大捷,令那曾經南征北討,戰績顯著的司馬懿避戰不出,便是以女子衣衫也難激其出戰,不禁叫人感歎,實為兩漢隱忍第一!
司馬懿:這是誇我?
五丈原前,武侯勞累成疾,回望成都,隻餘一聲長歎,終是無力獨撐天,興漢大業難再成!
是夜星落五丈原,一同帶走的卻是蜀漢最後的希望!
漢左將軍劉備:足夠了!漢室難興,非孔明之罪也!
司馬懿:哎!過分了啊!孔明沒有加持前都這麼強了,再來個獎勵他還不得翻了天去?
雍正:心疼仲達,你麵對的武侯,可能真的能呼風喚雨!
天可汗:這下好了,司馬懿再能熬估計也熬不過延壽後的武侯,心疼司馬一族
司馬昭:……
完犢子,這是犯規啊!卡bag呢?
吾愛三國:怪我咯!本來隻是神化了武侯一把,這下搞不好武侯真能成神啊!
太平道主@通天博士:先生這麼大度,應該也不介意老道犯規一次吧?老道不求多,能敗漢軍就成。
趙彥嘴角微抽,讓你犯規幹啥?難不成要建一個地上道國?
另附視頻:滇雲佤族人民抗y!
天可汗:嗯?居然還有驚喜!
諸葛孔明:難道是那什麼千年痕跡?
因武侯南征時,為滇雲帶去茶種、農物種子,更是傳授各族種植方法,影響深遠,世代為滇雲人民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