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戰,清朝戰敗後,列強掀起了瓜分華夏的狂潮,為救亡圖存,資產階級發起了維新變法,即百日維新、戊戌變法。

然而,這場變法最終不過大夢一場,因為對變法最大的支持者,光緒手中並無實權,雖在百日內連下詔書,卻並無什麼用處,地方官員不奉詔,實權又牢牢握在慈禧手中。

慈禧,這位清朝實際統治者最初對於變法還是支持的,因為她也受夠了欺負,想要強國,不想這看他國臉色行事。

可當變法觸動到她的利益時,她改變了想法,法可以不變,但權柄一定不能失去,她不能容忍光緒脫離他的掌控。

1898年6月,光緒發布了《明定國是詔》實行變法,可因為變法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因此以慈禧為首的守舊派發動了戊戌政變。

將光緒囚禁於瀛台,並處死了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合稱戊戌六君子】

商鞅:權柄不在手中,談何變法?

商鞅歎息一聲,若非孝公支持,憑他一人之力如何能掀起變法。

王安石:商君所言在理!

王安石凝望著投影,思緒卻已經不在此處了,變法變法,他此次變法雖然獲得了皇帝支持,但他看得出來,皇帝變法之心並不堅定。

能不能成還是兩說,因此,他也隻能盡人事聽天命。

雍正:這皇帝糊塗啊!權柄都不在手,拿什麼去變法?拿頭去變嗎?

雍正無語,前朝的變法你不知道朕的變法你還能不知道?先有了權力你才能變啊!要是沒權的話就憑一個攤丁入畝,信不信那些守舊派就能讓他下台。

李悝:失敗的變法!

【戊戌政變後,義和團運動興起,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於各地拆毀教堂,打擊洋人。

慈禧最初是主張剿滅義和團的,畢竟動靜鬧得太大,可這越剿吧,義和團發展還就越快,最後連北京都發展起義和團了。

看到義和團發展這麼猛,慈禧猶豫了,畢竟人義和團的口號是扶清滅洋,主要對付的是洋人。

而她本身也是早就不滿洋人了,就想利用義和團跟洋人打一場。

因為義和團的興起,洋人在華夏的利益受損嚴重,這可讓他們不滿了,紛紛要求清朝將義和團剿滅,並且堅持調兵進京。

慈禧難得硬氣一次,哪能輕易放棄?更是依仗著義和團對列強宣戰,嗯!沒有下詔書的,估計也就在北京嚎了一嗓子。喵喵尒説

你說你要硬氣就硬到底吧,慈禧偏不,一方麵利用義和團攻擊洋人使館,一邊又和各國談判,兩麵三刀,都不知道她要幹嘛?

可惜談判這事兒洋人不買賬啊!更是組建了八國聯軍,於1900年8月14日攻入北京,慈禧麻爪了,帶著光緒就往西安跑,一國首都完全丟給了洋人。

八國聯軍什麼德性?禽獸一樣的東西,衝進北京後能和和氣氣的?那是一陣燒殺搶掠,不管是義和團的人、普通的百姓、還是那些個沒來得及逃走的王公大臣,隻要他們看不順眼,屠刀就砍下去了。

代表一國臉麵的國都淪陷了,代表皇權的龍椅,洋人隨意坐了,乃至於清朝貴族滿八旗人也是被洋人隨意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