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順帝那個是真無語!”趙彥搖頭,坦白說這位前期還行,但是後期嘛!昏君的標準幾乎占全了。

【高郵之戰,張士誠不勝而勝,雖說有一定的運氣成分在內,但也與其出色的守城能力有關。

這一戰後,元朝精銳損失殆盡,不得不起用地主武裝以及蒙古貴族私兵,以致於內鬥不休。

這一戰,可以說是起義軍的轉折之戰,一戰終,元廷再也無力管控江南,以致於朱元璋、陳友諒、方國珍勢力大興,在北方劉福通更是趁機北伐,一路猛衝,直到遇上察罕帖木兒(小說中那位汝陽王)

當然,張士誠的守城之戰遠不止如此,其後還有平江之戰,堅守十月之久,一度讓朱元璋懷疑人生】

張飛:我去,硬剛百萬大軍還不夠?

魏武帝:這就比較有意思了!

祖龍:比廉頗如何?

淮右布衣:這貨是屬烏龜的,太抗揍!

朱元璋笑了笑,建國十來年了,當年的對手現在墳頭草都幾丈高了,他倒是沒啥可生氣的。

【高郵之戰後,張士誠地盤急速擴張,占據了江浙大部,到這裏,他滿足了,將都城從高郵遷到平江(後稱蘇州)

然後這位仁兄不擴充地盤了,搞砌牆工作(估計也是被脫脫百萬大軍嚇到了,沒安全感)

當時的平江城號稱是天下第一堅城,其通體以條石加上糯米、石灰澆粘而成,牢固異常。

按說這樣已經可以了,但張士誠還是不滿意,又在各個城門外修甕城,增設箭樓,這哪是修城啊!分明是修戰爭堡壘。

以致於朱元璋搞定陳友諒後,來打張士誠時,望見平江城都無語了,你說你要是當初把修城的精力拿來擴充地盤他不香嗎?

但來都來了,不打一場實在說不過去,打吧!然後一打就是十個月,整整十個月,朱元璋每天都在望城歎息。

這是修了個烏龜殼啊!

好在,十個月過去張士誠也不行了,兩次突圍不成不說,唯一幸存的兄弟也被一炮送上了天。

隨後糧食又沒了,張士誠雖是梟雄,但卻算不上狠辣,幹不出殺人當軍糧的事兒,這就沒辦法了。

他曾經的大臣李伯升勸他幹脆降了算了,可他偏不,先是妻妾自焚,隨後自己也上吊自殺。

當然,這次沒死成,被麾下將領救下成了朱元璋的俘虜,被押送到應天府後才自縊而死。

敗是敗了,可因為他曾經施行的那些仁政,以致於江浙之地的百姓挺懷念他,一直到明朝建立,還有人給他立祠祭祀。

總評:雖然有小富即安的思想,但不失為一代梟雄、英雄、大丈夫!】

魏武帝:挺厲害了!

劉備:夠仁義!

羅貫中:那可不!

劉備@羅貫中:先生跟他有關係?

通天博士:那可不!他和施耐庵可都是張士誠麾下文人。

劉備@羅貫中:所以先生其實是想讚揚張士誠吧?

羅貫中:……

為啥要深挖故事呢?

【上榜理由:高郵之戰,一個奇跡,平江之戰,實屬傳奇!】

視頻浮現:

元末亂世,民生多艱,他帶三個兄弟一起販賣私鹽,以圖糊口。

苛捐雜稅,逼人造反,怒而興兵,樹旗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