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自古隻有君負臣,哪有臣負君?(別問我哪裏的俗話說的,畢竟萬物皆可俗話說)
隨著孫權稱帝,這位江東孫郎也是有些飄了,當然,換個人可能也會飄,畢竟魏、蜀都叫他麾下將軍幹敗過一次。
雖有合肥五敗,但是完全不影響孫郎也是個明主的事實。
但是吧,似乎曆代君主身上都有個魔咒一樣,越是活得長,晚年越瘋狂,比如菩薩皇帝蕭衍,唐之玄宗李隆基,孫權顯然也不例外。
隨著石亭一戰風波平息,吳國迎來了難得的休養生息的時機,這個時候的孫權顯然還沒老糊塗,軍國大事都要問過陸遜、顧雍、諸葛瑾這些人的意見,一片和平。
甚至於孫權還讓陸遜教導皇子,輔佐太子孫登,一副信任非常的樣子,更甚於在顧雍死後,令陸遜兼任丞相一職,軍政大權操於一人之手,可見信任。
然而,壞就壞在輔佐太子這事兒上,倒不是孫登太勇,敢造十萬兄的反,而是孫登英年早逝,沒了!
雖然太子英年早逝是皇室常見戲碼,但一個大臣參與進來明顯有些不合適,所以從孫登死後陸遜就保持著與皇子們的距離。
但也不知孫權是咋想的,孫登沒了就立了孫和,但立完孫和又去親近孫霸,兩宮爭權,一派烏煙瘴氣,史稱“南魯之爭”
烏煙瘴氣就烏煙瘴氣吧,反正跟陸遜沒多大關係,陸遜除了時常上書勸諫也不多幹預。
可這事兒顯然不是陸遜不幹預就跟他沒關係的,因為陸遜雖然不參與立儲,但陸家人參與了,而且幹係很深。
得,這波直接被坑了,族侄陸胤是太子孫和親信,名臣“吾粲”又多次拉他入夥,還給他傳遞宮中消息,簡直想賴都賴不掉。
話說要孫和能平安繼位也沒啥可擔心的,但是吧,世事顯然不盡人意,因為不久後孫和跟他老子鬧矛盾了。
孫和生氣最多砸點兒東西,但孫權一生氣……易儲,隨即孫權就把堅定的魯王孫霸的支持者楊竺找來,商量換太子的事兒。
然後讓人最迷的事兒發生了,殿裏皇帝孫權和大臣正商量大事兒,但殿內孫權的床下居然藏著太子孫和的人,這他喵的真是開了眼了!
然後孫和很快就知道孫權想廢他的事了,怎麼辦呢?造反肯定是不敢的,那就隻能找人說情,顯然在當時也沒誰比陸遜更合適了。
說幹就幹,孫和立即讓陸胤去請陸遜幫忙說情,而讓人驚奇的是此前兩不相幫的陸遜居然真就幫忙了,還找了一個理由,也就是嫡庶之分,更是上書孫權請求進京麵見。
盲猜孫權當時一定懵逼極了,不是,你陸遜遠在邊區突然給朕上書說嫡庶之爭是幾個意思?
然後聯係這些日子發生的事後便會得出了一個結論“禁中語泄漏”這是什麼?這是窺探皇帝隱私啊,皇帝還要不要有秘密了!
沒說的,楊竺、吾粲、陸胤下獄問罪,陸遜也被遣使責備,當然,事情如果隻到這裏也沒多大事兒。
最狠的是楊竺這貨臨死想拉個人墊背,然後就給陸遜安利了二十條大罪,嗯,當時說的是招供。WwWx520xs.com
麵對這些大罪,陸遜族侄陸胤不發一言,反正就是咬死宮中機密泄漏跟太子沒關係,嗯,還是個忠臣。
陸遜麻了!合著宮中機密泄漏跟太子沒關係那就是我的錯咯?沒人會聽他辯解,大概孫權也懷疑上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