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這是真敢吹啊(1 / 2)

前文說過,朱棣即位後最初就幹了兩件事兒,一是清洗反對派,二是為自己正名,宣傳自己繼位的合法性。

具體怎麼幹呢?

那就是恢複所有洪武朝的法令製度,取締朱允炆規定的一切,雖然朱允炆沒幹多少正經事兒,但終究還是做了一點點好事的。

可就因為朱棣為了反對而反對,一些原本好的政策也被取消了,比如浙西的田賦,本來被朱允炆減輕了,朱棣一來,恢複重賦,不減。

百姓都快罵娘了,你老朱家內鬥關我們啥事兒,專坑我們?

可沒辦法,家天下的時代,賦稅收多收少全看皇帝心情,百姓雖然碎碎念,可但凡還能活下去,也不會有人想要造反的。

其次,朱棣繼續按照朱允炆的削藩政策,實行削藩,九大塞王?王府衛隊?拿來吧你,要兵權幹嘛?乖乖當豬吧,好好養著,打仗的事兒有朕。

處理了反對派,削弱了天下藩王後,朱棣終於將目光放在了百姓身上,倒不是要搞屠殺,而是他要證明自己比朱允炆強,自己,才是洪武皇帝最稱職的接班人。

四載幹戈,生民沉浮,江山皆為血染!

對建文忠臣,他可以冷血無情,但對百姓,他卻冷不下心腸,終究,朱元璋的教育還是成功了一些。

於是乎,削藩後的朱棣馬不停蹄開始著手恢複百姓生產,先是免稅,再者因為戰亂造成的流民盡數返回原籍,農具、糧種、耕牛,都由官府供應,隻要百姓能回鄉務農。

另外,起用建文舊臣,如夏原吉、蹇義、楊士奇、楊榮、楊薄、解縉,這些人或許個人品德不如何,可能力確實是一等一的厲害。

尤其是夏原吉,理財好手,朱棣無論如何也離不開他,再有三楊,理政能力強無敵,沒道理不用。

因為朱棣的強力手段,大部分流民回歸家鄉,生產得到迅速恢複,但一些地方因為戰爭影響實在太大,百裏無人煙,荒蕪一片。

朱棣想到了他老爹曾用過的手段,移民,從人口稠密的地方遷移百姓過去恢複當地生產,畢竟,土地隻有種上糧食才有作用。

永樂朝初期那幾年,可以說一直都在致力於恢複生產,所以,草原難得太平了幾年,沒人折騰他們。

沒辦法,自己做的孽自己必須還上,這個時候朱棣確實沒空理會草原上的老朋友。

劉徹:朕想,有點兒理解衛青、霍去病沒出兵草原時,匈奴單於的感受了。

匈奴單於:你特麼還知道啊!知道你還讓他倆禍害我們。

劉徹:這話說的……不禍害你們,還等著你們來禍害我大漢不成?

匈奴單於:“……”

我竟無言以對。

一個酷愛打仗的皇帝真能一直忍受不停得批閱奏折嗎?顯然,朱棣做不到,所以他理所當然的偷懶了。

小事丟給了六部文官,稍微重要的扔給朱高熾,隻有非常重要的大事才自己做主,把控權力。

可能是朱老四天生和四這個數字犯衝吧,這不,還沒太平幾年呢?永樂四年,安南,這個名義上的藩國開始搞事兒了。

朱棣那個怒啊,俺不搞事兒你們就偷樂吧,小小安南居然敢搞事兒,是可忍孰不可忍,發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