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當朱重八遇上馬姑娘(1 / 2)

皇覺寺中,行童朱重八每天要做的大概就是掃地、上香、打鍾擊鼓、燒飯、洗衣服,以及時不時還要被老和尚罵上兩句。

雖然很苦,但朱重八很滿足,因為在這裏能活下去,能有飯吃。

可命運一直在開他的玩笑,不久後,當地鬧了饑荒,百姓們連自己都不夠吃的,哪裏有錢施舍和尚?加上和尚們又從不種地,要是繼續這樣下去,那隻能全寺一起餓死。

為了全寺不被餓死,住持隻能打發寺裏的行童、沙彌外出化緣,說是化緣,其實不過是乞討罷了。

且寺廟中不乏小團體存在,什麼地方富裕,派哪些和尚去化緣也是商量好的,而朱重八,作為一個剛來沒多久的行童,顯然得不到什麼好的待遇,隻能去窮地方化緣。

就這樣,十七歲的朱重八收拾行囊,再次開始流浪。

三年時間,他向南到過合肥,向西去過河南,向北抵達過汝州、陳州,向東經過鹿邑。

三年間,他敲過千百戶人家的房門,有人冷眼相待,有人善心施舍,有人縱犬傷人,也因此,他見識了形形色色的人,看過太多人心。

茫茫天地間,達官貴人食肉飲酒,縱情享樂,平民百姓,賣兒賣女,易子而食……

三年間,他曾露宿街頭,也曾與野狗搶食,曾餓暈在破廟,有幸吃過一份所謂“珍珠翡翠白玉湯”

至正八年,流浪了三年的朱重八再次回到了皇覺寺,彼時外麵正是天翻地覆,農民起義風起雲湧。

天下廣泛流傳著“明王出世,普度眾生”的話,可那和他朱重八有什麼關係呢?他隻想好好活著,哪怕青燈古佛一生,也比餓死要強。

就這樣,又過了三年,時間來到至正十一年,這一年,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徹底爆發,燃起一片烈焰,並最終焚滅了大元。

五月,潁州,韓山童、劉福通二人以“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為由揭竿而起,拉開了亂世序幕。

因起義軍人人頭裹紅巾,故稱紅巾軍,他們共推韓山童為明王,率眾攻打城池,殺了朝廷官吏。

隨著影響漸漸擴大,徐壽輝起於蘄州,李二、彭大、趙均用起於徐州,不過短短幾月,半壁江山照紅光,昔日威壓天下的大元已是千瘡百孔。

民間更是流傳著這樣一首小曲:《醉太平》

堂堂大元,奸佞當權,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

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鈔買鈔,何曾見?賊做官,官做賊,混賢愚,哀哉可憐!

大元這艘船即將沉沒,有人選擇抽取其上木板求生,自然也有人選擇了修補,比如脫脫。

這位大元最後的名臣,雖不過一介文官,可手段卻遠比戰場上的屠夫更加狠戾,率眾百萬下江南,第一戰便以徐州祭刀,屠了徐州,斬了李二,嚇得彭大、趙均用逃往濠州。

而此時的濠州,城池正被定遠豪強郭子興聯合孫德崖等人占據,時為元至正十二年。

和尚朱重八冷眼看著這一切,天下紛亂?群雄逐鹿?與我何幹?他隻想活著,而皇覺寺,正是他安身立命的地方。

可惜,很快的,命運再次向他伸了手,一封兒時夥伴的來信,徹底打亂了他的生活。

來信的人叫湯和,當然,我們有理由相信湯和二字都是起義後改的名,原來可能叫湯大、湯二什麼的。

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湯和這時候已在濠州大帥郭子興手下當上了千戶,而他來信便是要邀請朱重八一起加入義軍。

加入義軍?和尚朱重八笑笑,我還不想死,義軍是什麼?那是一群造反的家夥,沒準兒哪天就叫官軍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