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崇拜哥就要大聲說出來(1 / 2)

話歸正題,自武德九年,公元626年,8月9日,李淵禪位李世民後,大唐太宗文皇帝正式上線。

那什麼?你以為李世民一上線就是貞觀之治,揚帆起航?不不不,不存在的,事實上,就在僅僅十天後,這個新興的大唐帝國差點兒完犢子,李世民也在這事件中丟了自己最為看重的尊嚴。

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突厥兩個可汗,頡利可汗、突利可汗,這件事叫“渭水之盟”

公元626年8月,就在李世民玄武門事變成功,登上皇位後不久,突厥可汗頡利、突利便得知了唐朝權力變更的消息,看到了一個滅亡唐朝的機會,隨即火速率軍二十萬南下。

8月十九日,突厥大軍侵入涇州,8月20日,侵入武功,大唐京師為之震動,全麵戒嚴。

彼時長安城中,唐軍不過數萬,最能打的李靖、李績兩人又在邊關,根本來不及回援。

至於雙李為什麼都在邊關,這事兒主要是李建成、李世民的鍋,倆人為爭大位,都在積極拉攏朝臣。

而李靖、李績兩位大佬顯然不願參與他倆的權力鬥爭,於是乎,幹脆跑去守邊,靜待結果出爐。

結果,嗯,結果出來了,李建成被爆了,李世民也差點兒被突厥人這隻黃雀爆掉。

8月24日,突厥大軍進攻高陵,李世民派出行軍總管尉遲敬德趕赴涇陽,防禦突厥,要說猛人果然不愧是猛人,生擒了敵將阿史德烏沒啜不說,順帶還擊斃突厥騎兵一千餘,小勝一場。

然而,這並沒有什麼用,根本改變不了大局,突厥主力還是在頡利、突利的率領下逼近長安。

二十萬鐵騎列陣渭水北岸,煞氣橫空,旌旗獵獵,大軍綿延數十裏。反觀李世民這邊,城內隻餘數萬唐軍,且大唐朝廷九成精英都在城內,假如讓突厥破城,殺盡皇族、文武大臣,那麼,亡國就在眼前!

要換了宋道君、唐玄宗、清鹹豐,見此情形可能撒腿就跑,什麼江山社稷,有勞資命重要?

可李世民不是他們,膽魄也比這仨大得多,所以,他沒放棄京師,而是設下疑兵之計,帶上高士廉、房玄齡等六名文官,縱馬離城,隔岸與頡利對話,指責頡利背約。

在此之前,頡利曾派麾下大將執失思力入長安城打探虛實,一眾大臣都勸李世民放執失思力回去,畢竟這檔口,能不得罪突厥就盡量不要得罪。

可李世民沒聽,非但沒放人,還準備殺人,好歹讓人勸住了。

頡利蒙了,他想著自己是不是得了個假情報?不是說長安空虛嗎?那既然長安空虛,這李世民到底是怎麼敢帶著六個文官出城,怎麼敢扣押自己麾下大將的?

事兒還沒完,就在李世民高聲指責頡利的檔口,一隊隊唐軍自城內走出,默默來到李世民背後列陣,一隊又一隊,一茬又一茬,頡利盯了很久、很久,話說他眼睛不幹嗎?

朱棣:靠!正精彩呢?你問眼睛幹不幹?

嬴政:氣氛瞬間沒了!

李世民:朕有句那什麼,不知當講不當講?

通天博士:既然不知道,那就別講了!

話題繼續,見識了李世民的膽氣後,頡利怕了,他理所當然的認為李世民的底氣來源於龐大的軍隊支持。

所以他怕了,本來嘛!自己在草原上小日子過得挺舒服,要不是聽說唐朝動亂,有機會撈一把他也不會率軍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