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這貨吃什麼長大的?(1 / 3)

此外,楊堅因曾見北周律令酷刑多而混亂,影響民生的緣故,下詔令蘇威等人編纂《開皇律》,修訂刑律,訂立國家法令,使百姓有法可守,又減輕刑罰,死刑隻設絞、斬二等,以示隋朝對民之寬大。

這部《開皇律》據說是第一部規定死刑需要複核的法典,對後世影響頗深,《唐律》基本沿襲了楊堅的律令觀點,並在其上增補不足,確立法令。

地方製度上,楊堅積極采納度支尚書楊尚希提出的“存要去閑、並大去小”的建議,將南北朝時期混亂的地方官製從州、郡、縣精簡為州、縣兩級,撤消了境內500多個郡。

嗯,南北朝特色,地盤兒沒多大,州郡卻有幾十個,也不知道搞這麵子工程幹嘛?

而官製、行政單位既然精簡了,那曾經的官員肯定也要淘汰一部分吧?趁這個機會,給世家大族放放血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說幹就幹,楊堅下詔裁汰了大量的冗官,將一些郡縣合並,極大節省了政府的開支,提高了行政效率,也減輕了人民的負擔。

一句話,大隋朝不養閑人!至於指望像曾經那樣靠拚爹靠家世當官……老弟,時代變咯!

為更好的控製地方,楊堅下令,凡九品以上官員一律由中央任免,官吏的任免一概由吏部掌管,嚴禁地方官員就地錄用僚佐,且每年要由吏部進行考核,以決定獎懲、升降,隨後,又實行三年任期製。

這麼一搞,世家大族的權力無疑被嚴重縮減,地方上,插手不了官位,家族中,隱戶也被大量清查,想要蓄養家奴?不說不可能吧,至少沒以前那麼容易。

最坑的是楊堅還廢除了九品中正製,確立科舉製,從此拚爹拚家世的好日子一去不複返。

世家大族表示很受傷,畢竟沒了九品中正製,家族裏那些廢物點心怎麼安排,難道白養著?

李治:廢物點心?這評價挺中肯啊!

武曌:尤其那些本事沒多大,偏占著位置的貨!

嬴政:這小兩口,嘴是真毒啊!

趙匡胤:正常,誰讓千古以降,夫妻二人皆稱帝的也就這一例呢。

聊完了文治,接下來我們便聊聊楊堅的武功如何?又是憑什麼被尊稱為“聖人可汗”?既是隋朝皇帝又兼是突厥汗國名義上的君主,成為中華天子兼任異族國君的首例。

首先,聖人可汗之稱,出自東突厥啟民可汗稱臣內附之後所上尊號,全稱為:聖人莫緣可汗!

意為:自天以下,地之上,日月所照,唯有聖人可汗!

並說:今是大日,願聖人可汗千歲萬歲常如今日也!

(參見隋與突厥之戰,自戰啟至突厥分裂,到最後東西突厥盡數臣服,共曆時26年)

先說突厥汗國,其本為漢時匈奴人的奴隸,曆經漢末、五胡十六國、南北朝時期,輾轉各地,一直被人攆著到處跑。

直到北魏建立後,將其驅至漠北草原,彼時草原上柔然與高車兩部爭雄,突厥不過是夾在兩強中的小可憐,貫會觀風,隨風兩頭倒。

及至高車敗亡,柔然元氣大傷,大量高車殘部並入突厥,方才讓突厥借機發展狀大起來,並於之後挑戰柔然霸權,擊敗柔然,稱雄於草原之上。

其國力巔峰時,疆域範圍北到貝加爾湖,南至長城,西至阿姆河,東到鬆花江一帶,是當時世界上麵積最大的國家。

彼時的突厥汗國,向東能直抵華夏,向西能聯盟波斯,東羅馬等國,實為中亞霸主,威名赫赫。

由於突厥國力強盛,加之時常南下劫掠中原人口和財富,因而北朝各國多采用和親政策或朝貢策略以安撫突厥。

北齊高氏及北周鮮卑宇文氏便多次遠嫁公主與其和親,以確保邊境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