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元年,即公元25年8月,劉秀抵達河陽,調吳漢等將包圍困守洛陽的朱鮪,並下旨招降。

但朱鮪擔心劉秀清算殺兄之仇,頑抗數月不願投降,劉秀當即表示:舉大事者不忌小怨!派人向朱鮪保證如果投降,決不清算,且官爵可保。

聽到這保證,朱鮪降了,劉秀也履行了諾言,封其為平狄將軍,扶溝侯,10月,劉秀入洛陽,定都於此。

洛陽既定,展望長安!

彼時,長安極度混亂,赤眉軍擁立的傀儡小皇帝劉盆子(這名兒……真棒!)建立了建世政權,擁兵三十萬,與劉玄爭奪關中。

劉玄遣李鬆等將與赤眉軍交戰,大敗而歸,死傷慘重,加之劉玄多疑,懷疑諸將,濫殺臣下,將軍王匡等歸降赤眉軍。

如此不過數月,更始政權土崩瓦解,劉玄也被迫向赤眉軍請降,獲封長沙王,後為赤眉縊殺。

劉邦:戰時懷疑諸將,濫殺大臣?這腦子……

嬴政:朕不理解,但是朕大受震撼!

項羽:加一!

劉秀聽說綠林軍、赤眉軍這兩大起義軍發生火並後,立刻派鄧禹西入關中,以觀時變。

此時,關中大饑,人竟相食,城郭為之一空,白骨露於野……

數十萬赤眉軍聚於長安,糧草不日即盡,隻得撤出長安,西走隴右補充糧草,途中為割據隴右的隗囂所敗,時值嚴冬,歲逢大雪,坑穀皆滿,士多凍死!

數十萬赤眉軍見此,隻能再次折回長安,並擊敗趁機進駐長安的鄧禹,迫使其退出長安。

聞聽鄧禹所率西征大軍征戰不利,劉秀即遣馮異前往關中,代替鄧禹指揮西征大軍。

馮異到後,鄧禹、馮異率軍再戰赤眉軍,複大敗,馮異僅帶少數親信棄馬步行才得脫身歸營,鄧禹則是敗走宜陽。

戰敗之後,馮異收攏潰散軍士,堅壁清野,沒多久後,雙方再戰於崤底,雙方均傾巢而出,直戰至日頭偏西。

大戰之前,馮異曾嚴選精壯之士化妝成赤眉軍,伏於道路兩側,見雙方力衰時,作為伏兵殺出,以致赤眉軍大敗,被馮異迫降八萬餘人。

崤底一戰,赤眉軍再遭重創,加之糧草已盡,不得不再次轉向東南,力圖補充糧草、兵馬,擺脫困境。

但很可惜,東、南兩個方向都是死路,秀兒早已算到赤眉軍敗必走東、南,因而老早便派破奸將軍侯進屯兵新安,建威大將軍耿弇屯兵宜陽,在東、南兩個方向堵截赤眉東歸或南下之路。

不久後,當劉秀得知赤眉軍主力南下宜陽時,即親率大軍馳援宜陽,與耿弇會師,共同阻擊赤眉軍。

劉秀親率大軍,於宜陽前線擺開陣勢,大司馬吳漢領兵為前鋒,中軍在後,驍騎、帶甲士卒分列左右兩側。

長途行軍,加之糧草匱乏,赤眉軍士氣已然低落到了極點,迎麵撞上劉秀布下的重兵後,赤眉軍根本無力再戰,且身後還有馮異所率追兵,再回關中已無可能。

絕境之下,十餘萬赤眉軍被迫請降,並向劉秀呈上得自劉玄處的傳國玉璽、七尺寶劍。

至此,起自新莽天鳳五年,縱橫山東十餘年的赤眉軍宣告退出曆史舞台。

劉徹:這秀兒……厲害!

劉徹無語了,別人都是幾萬幾萬的打,秀兒倒好,十多萬十多萬的收,這開掛實錘了。

在與赤眉軍激戰的同時,劉秀在關東一線派出虎牙將軍蓋延東征梁王劉永。

劉永,西漢梁孝王劉武八世孫,世代為梁王,居梁地(今河南商丘一帶,並非古梁州),在梁地素有威名,聲望極大。

(劉武,就是那個七國之亂時被漢景帝忽悠,幫忙擋住七國叛軍的家夥)

王莽攝政後,劉永之父劉立因結連漢平帝外家衛氏,被王莽所殺,梁國隨之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