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6月5日,漢昭帝劉弗陵驟然駕崩,因昭帝無嗣,大將軍霍光遣丙吉等人迎立昌邑王劉賀為帝。
但劉賀荒淫,失禮亂製,幹了無數荒唐事,隻做了二十七天皇帝,便被以霍光為首的大臣廢黜。
劉賀被廢,接下來迎立誰當皇帝便成了一個難題,必須慎重,不然再來一個劉賀,你說到底是廢呢還是廢呢?
值此關鍵時刻,劉病已的另一位貴人出手了,他叫杜延年,是劉病已好友杜佗素的父親,極力勸霍光、張安世立劉病已為帝。
見此,丙吉也連忙稟報說:我私下裏訪聽百姓議論,了解到為官的那些宗室諸侯,在民間都沒有什麼名聲。
唯有遵奉武帝遺詔所供養的武帝曾孫劉病已,居於宮外,現已十九歲,精通經術,才能不凡,行止安閑而氣度平和,希望大將軍認真考慮!
見杜延年、丙吉推薦的人是劉病已後,張安世點頭表示讚同,霍光見狀,也點頭答應,於是,劉病已一朝翻身,君臨天下。
同年七月,霍光奏議說:武帝曾孫名病已,有詔令由掖庭進行照管,至今已十八歲。
從師習《詩》《論語》《孝經》,節儉慈愛,可為昭帝的繼承人,奉承祖宗大業,統馭天下臣民。
上官太後表示同意,派宗正劉德到劉病已住處,浣洗、賜禦府衣冠,太仆用軨獵車奉迎,到宗正府齋戒行禮。
同月,劉病已入未央宮,朝見皇太後,受封陽武侯,更名劉詢,隨即群臣奉上璽、綬,即皇帝位,謁高廟。
劉詢即位後,眾臣為討好霍光和上官太後,都極力推薦立霍光幼女霍成君為後,呃……那什麼,當時霍成君還不到15歲。
前文說了,劉詢算是老劉家難得的情種,見皇後不是自己發妻,哪裏願意?於是下詔說:願求微時故劍!意指結發之妻許平君。
眾臣秒懂劉詢的意思,立刻尋許平君入朝,封為婕妤,同年,劉詢立許平君為皇後,此為成語故劍情深的由來。
朱厚照:確實深情,不過跟我父皇比,還是要差點兒。
嘉靖@朱厚照:那是,你父皇但凡不那麼深情,也不至於絕嗣啊!
朱棣:吵什麼吵?嘉靖你小子麻溜滾蛋,勞資見你就來氣。
朱高熾@朱棣:爹啊,都是一家人,犯不著這樣,您消消氣。
雍正@朱高熾:忘說了,嘉靖那小子把你牌位移出太廟,然後把他生父抬進去了。
朱高熾:“……”
朱高熾@朱棣:爹,您打嘉靖的時候,記得下手……重點兒!
乾隆@嘉靖:嘖,沒事兒插嘴幹嘛?現在傻眼了吧?
話題繼續,劉詢即位之初,朝政幾乎全部掌握在霍光手裏,生殺予奪皆由霍光,漢昭帝時的廷尉李種、王平,賈勝胡以及丞相車千秋的女婿,少府徐仁都因為冒犯霍光而被下獄處死。
而小戶子弟樂成,卻因為霍光的偏愛,官至九卿,爵封列侯,唯霍光馬首是瞻,根本不將丞相等重臣放在眼裏。
除此之外,霍光的兒子霍禹,霍去病的孫子霍雲都是中郎將,霍雲的弟弟霍山任奉車都尉、侍中,掌握兵權。
霍光的兩個女婿分別是長樂、未央宮的衛尉,掌管宮禁,霍光族弟的女婿、外孫都有資格參加朝會,擔當諸曹大夫、騎都尉、給事中一類的官職。
霍氏一族,有兵有將,朝堂上多是他們的人,後宮也多有眼線,盤根錯節地占據了朝廷大權。
霍光自漢武帝後元二年至漢昭帝元平元年,總理朝政,已然成了大漢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
就這份實力,你別說劉詢本就聰明,就算他傻了點,見了這局勢也得把霍光哄高興了。
有著豐富生活閱曆的劉詢非常明白,自己剛剛即位,僅憑皇帝的名義是不足以和霍光抗衡的,所以此刻唯有隱忍不發才是王道,慢慢發展自己的勢力,尋求時機,才能奪回最高統治權。
所以,在公元前73年正月,(別問為什麼不寫年號,問就一句話,劉詢,他也是搞批發的。嘛,前前後後七八個年號~)
當霍光表示要還政於君時,劉詢果斷拒絕了,且明確表示非常信任霍光,請霍光繼續主持朝政。
還當眾宣布,今後事無巨細,先報霍光,再奏報給他,事後他還專門下詔褒獎霍光的援立之功,加授食邑七千戶,每次上朝,他都給予霍光以最高禮遇。
劉詢的這些行為無疑讓霍光非常滿意,很快便消除了對他的猜忌和提防,緩和了朝廷內部潛伏的政治危機,為他的統治創造了良好的政治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