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百思不得其解(1 / 3)

【上榜獎勵:延壽三十載,恢複巔峰狀態,功法《儒道赤心》靈脈一條,附加獎勵:可選擇去往其他位麵,或是“心鎖”】

張經:咦!可以去其他位麵?

李世民:這個好,來朕這裏,朕給封爵!

朱棣:別聽二鳳瞎叨叨,來朕這兒,一樣封爵。

朱元璋:來朕……

張經:下官願隨成祖皇帝!

朱元璋:……淦!

朱棣:……神特麼成祖?

嘉靖:……有殺氣!

【盤點史上十大抗倭名將,第三位,大明,俞大猷】

嬴政:又是明朝的,這倭寇咋不來我大秦轉轉呢?

白起:低於一米五的單子,不接!

劉秀:很難不讚同!

【公元1503年,福建、泉州、晉江,你降生了,父親俞元讚為你取名大猷,積極為你尋找良師,望你學好本事。

你的家庭條件應該說挺不錯,先祖俞敏跟著開國太祖朱元璋打天下,加上又是鳳陽人,掙了個世襲百戶官,遂定居泉州。

早年間,你拜王宣、林福為師,開始學習《易經》得授真傳。

後拜著名隱士趙本學為師,學習用《易》推演出來的兵法,再後來,又隨李良欽學習劍術,由此,習得一身本事。

具體什麼本事呢?武術、劍術,當世頂流,軍事,當世一流,詩文,算是有所涉獵。

言歸正傳,因為求學,你的家中漸漸貧困,對此,你全然未放在心上,依舊意氣自如,我行我素。

不久,父親病逝,你無奈放棄學業,回家繼承了百戶的世襲職務……容我羨慕加一!

公元1535年,這一年,你32歲,前往參加武舉,順利考中武舉人,隨即被任命為千戶,負責守禦金門。

來到金門後,你發現這裏的軍民常常無理取鬧,無事生非,沒事兒就喜歡到衙門告狀,很難治理。

對此,你決定采取教化的方法,引導他們以禮讓為先,效果挺不錯,訴訟就此停息,衙門終於歇了口氣。

彼時沿海倭亂頻發,倭寇屢屢作亂,見此,你立即上書給提刑按察使司獻策,以圖打擊倭寇。

但由於你位卑權小,按察使看完你的上書非常惱怒,覺得小小軍校怎配上書言事?將你一頓好打,同時剝奪你的千戶武職。

為此,你很是沉寂了幾年,閑居家中,小軍校就不配說話嗎?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了你很多年。

幾年後,兵部尚書毛伯溫出征安南,你再次上書陳述作戰方略,同時請求從軍出戰。

毛大人顯然是個識貨的,看過你的上書後,對你的軍事見解頗感驚奇,但很可惜,當時正值撤兵,沒辦法立即起用你。

公元1542年,蒙古鐵騎大舉進攻山西,修仙的嘉靖皇帝下詔選舉天下勇士,見此,你主動到巡按禦史那裏推薦自己。

禦史隨即將你的名字上報到兵部尚書毛伯溫那裏,毛大人一見,呀,又是你這小老弟,便調你前往宣大總督翟鵬麾下任職。

翟鵬這人很怪,他很喜歡跟人談軍事,還從來不擺架子,知道你的學識淵博後,甚至當著他人的麵給你道歉,引得全軍震驚。

對此,你很開心,你以為好日子要來了,多年苦楚,俺老俞終於要雄起了嗎?不,你想錯了,翟鵬雖然敬佩你的學識,但他卻不願重用你,問題,出在你身上,需要你慢慢去想。

滿懷希望,等來的卻是失望,你隨即告辭而歸,離開宣大軍鎮。

此後,毛伯溫用你為汀州、漳州守備,你駐紮在武平,建了一座—讀易軒,跟當地讀書人一起辦文會、寫詩作詞唱和,教授武士擊劍。

也曾多次擊破海賊康老,俘斬三百餘人,以功官升署都指揮僉事,隸屬廣東都司。

日子就這麼漸漸過去,你的官職在慢慢高升,可對於自身的問題,你依舊百思不得其解,到底……哪出了問題呢?

公元1547年,這一年,你44歲,這一年,叛軍譚元清在新興、恩平一帶屢次叛亂。

總督歐陽必進把此事交給你處理,你讓百姓各自守衛自己的地方,隨即帶著幾個隨從親自去拜訪各個首領,跟他們曉明厲害,並教他們擊劍……這個好,這個好(✪▽✪)

當時有一個叫蘇青蛇的人,據說能與猛虎格鬥,於是……你三兩下砍了他,事實證明,你比猛虎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