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榜獎勵:延壽三十載,恢複巔峰狀態,優化功法《劍經》靈脈一條】
俞大猷:???
俞大人有些茫然,優化?還有這操作?
下一刻,金光湧現,數不盡的文字翻湧凝形,彙集為一份玉簡,於半空浮浮沉沉!
探手打開一看,好吧,字都認識,就是合在一起有點難懂?皮肉筋骨膜、十二正經、軍陣,這個能懂,但金丹、三災……嘉靖皇帝應該很需要。
【盤點史上十大抗倭名將,第四位,大明,盧鏜!】
朱元璋:這個好,又是我大明的!
忽必烈:對,都是你大明的,就是沒人願意去你這開國太祖的地盤。
朱元璋:……
朱棣:天命真人入主中原,不及百歲,國運已終,誠難堪矣……
忽必烈:停停停,有完沒完!
盧鏜,字子鳴,公元1505年生人,比俞大猷小兩歲,同是家族世襲官職,祖上曾隨朱元璋打天下,世襲千戶官。
少年時,愛讀兵書、喜歡騎射、癡迷軍事,而且最重要的是,家裏有那條件,讓他去學習,去深造。
直到公元1543年,38歲的盧鏜結束了求學,繼承了家中的世襲官職,世蔭嗣職福建鎮海衛千戶。
此後,一路高升,曆任福建都指揮僉事、都指揮、參將、江浙副總兵、都督同知、都督僉事等職,這人生,比俞大猷順暢得不是一點半點。
俞大猷:……記得留點麵子,謝謝!
當然,抗倭的主題不便,盧鏜之所以能成為名將,依舊離不開無數倭國鬼子給他喂刀。
事情需要從公元1336年說起,那一年,倭國國內生亂,分裂為以天皇醍醐和大封建領主足利尊氏為首的南北朝,相互攻伐。
曆經無數次戰爭後,那些失敗者,或稱殘兵敗將的玩意兒,開始亡命海島,與冒險商人相結合,到明朝沿海進行走私和掠奪。
成員主要為:武士、浪人和、商人,他們被統稱為倭寇。
彼時,明朝境內的一些家族、海寇、奸商、流氓分子也趁火打劫,與倭寇狼狽為奸,為害百姓。喵喵尒説
嗯,這也是現在東瀛一些人盛傳十個倭寇九個華夏人的原因,要說這方法實在高明,洗著洗著就白了,直接讓人開始遺忘他們曾在這片土地上遭下的殺孽。
言歸正傳,倭寇自明初一直到明中期,甚至是明後期,似乎就跟明朝杠上了一樣,不停侵略。
明朝中後期,即修仙大佬嘉靖執政時,國勢衰微,軍備廢弛,倭患日重,沿海百姓深受倭寇侵害。
也是這個環境使然,讓無數名將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出現,有名的,如戚武毅、俞武襄、李如鬆、名氣差些的,有張經、盧鏜、胡宗憲、陳磷、劉顯等人。
到公元1540年時,盤踞東南沿海一帶的海盜李光頭、許棟、汪直、徐海等人聚集於雙嶼港。
他們勾結倭寇、葡萄牙人和沿海走私官員、商人,私相貿易,一時船舶雲集,多至港塞,結聚至萬人。
葡萄牙人侵占雙嶼港後,築館舍、教堂,島上住戶3000人,葡萄牙人1200人,葡萄牙人常在賣完貨,快離開時,肆行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