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前文!
就在戚繼光於台州連戰連勝之時,福建沿海受到倭寇侵害已經十分嚴重,公元1561年,從浙江敗走的倭寇逃到福建,與原來就在福建的倭寇彙合。
北自福寧,南至泉州,千裏海岸,都有倭寇騷擾,更慘的是,福建副總兵俞大猷將軍奉命率軍到江西鎮壓農民起義,福建抗倭力量被嚴重削弱。
那時節,明軍畏倭如虎,隻能龜縮城中,不敢出擊,福建巡撫遊震得見此連連向朝廷告急,請戚繼光帶兵援助。
公元1562年七月,剛剛升任都指揮使的戚繼光接到朝廷詔令,讓他火速增援福建。
戚繼光也不廢話,僅僅三天後,便帶著六千戚家軍和一千六百浙江兵從溫州出發,八月初,抵達福建寧德,準備收複橫嶼島。
六千戚家軍?沒錯,如你所想,戚家軍增兵了,還是義烏猛男,還是熟悉的肌肉,砍人就很專業。
言歸正傳,戚繼光準備收複的橫嶼島位於寧德縣東北20裏的三都澳中,四麵環水,東南北三麵距陸地約有10裏,隻有西南靠近陸地。
漲潮時一片汪洋,退潮時汙泥成灘,易守難攻了屬於是,駐防福建的明軍就攻過幾次,都因為無法渡過這一段海域而失敗。
倭寇自恃這島地形險要,便在島上立寨定居,作為他們四出擄掠的基地,囂張得不行。
眾所周知,我們戚繼光將軍非常愛動腦筋,不管是發明創造還是帶兵打仗,都很拿手,除了怕……
戚繼光:咳咳……咳咳!
通天博士:好的,略過話題!
來到這裏不久,戚繼光將軍便弄清了這片海域漲潮退潮的規律,以及氣候、風向的變化情況。
搞清楚狀況事情就好辦了,心中大定的戚將軍,轉頭就要求巡撫遊震得在三天之內給他運送大批稻草到藍田渡。
稻草?遊震得有些茫然,你要糧草的話我能理解,但要稻草幹嘛用?當然,遊大人好奇心不重,於是也沒多問,立刻去準備了。
轉眼到了八月初八,戚將軍已經算定,這一天是這片海域漲小潮的日子,老早就帶著戚家軍在藍田渡待命。
戰前,戚將軍提了一個要求,那就是務必要在落潮之前登上橫嶼島,全殲島上倭寇,不然……就要在島上過夜了!
隨即,他令王如龍帶一部戚家軍留在岸上守住路口,防止倭寇上岸逃跑,至於其他將士則人人帶一捆稻草登島作戰。
時間流逝,很快,海水退潮了,戚繼光見此立刻擂響戰鼓,鼓聲如雷,將士們趁機開始登島。
路遇爛泥,稻草墊路,雖是緩慢但卻一直在行進中,島上倭寇見此,立刻亂箭伺候,於是,盾牌手上前,擋住亂箭,掩護部隊前進。
很快,戚家軍登島成功,而倭寇也早已沿山布陣,嚴陣以待,欲要趁戚家軍立足未穩之際,將戚家軍趕入海裏淹死。
背水之戰,有進無退,有敵無我,識字的戚家軍猛男團非常明白這個道理,於是,個個奮勇向前。
弓箭手離敵數十步開始放箭,箭若飛蝗,長槍手所向無敵,浴血而進,狼筅手經過台州之戰磨礪,已經能夠熟練熟練使用武器,發揮威力。
同時,作為軍官的陳子鑾、童子明帶兵猛衝南線敵陣,陳大成沿山麓登山從山頂後包抄倭寇,吳惟忠負責帶兵攻打木柵城。
要不說專業呢?就這配合,這效率,換了其他明軍還真不行。
轉眼,戚家軍與倭寇展開激戰,山上山下,殺聲震天!咳,這喊殺聲是附近百姓發出來的,呐喊助威(看熱鬧)國人從不缺席。
與此同時,負責斷敵退路的王如龍見主力部隊已經全部上島,再忍不住手癢,帶兵趕到島上投入戰鬥。
隨後不久,帶兵攻打木柵城的吳惟忠破寨成功,點火燒毀木柵,刹那間,島上滾滾濃煙衝天而起。
倭巢被燒,這是一個信號,眾將見吳惟忠已經得手,立刻四麵合圍,壓縮倭寇的活動空間,同時控製島上各處要道和製高點。
而倭寇一邊,眼見大勢已去,絕望之下,立刻到處亂竄,企圖逃命。
戚家軍趁勝追擊,斬敵2600多隻,奪回被擄掠的百姓3000多人,奪回被倭寇搶去的永寧衛百戶所印章兩枚。
戰前準備良久,大戰不過一天,戚家軍就已收複被占三年之久的橫嶼島。
與前幾次戰爭相同的是,戚家軍戰果輝煌,犧牲慘重,陳文彪等13位戚家軍將士永久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