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史上十大反轉人物,第一位,孔丘】
朱熹: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
司馬遷: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嬴政:問題來了,孔子這麼厲害,為啥成了反轉人物?
眾人:……
孔丘:……同問,何以如此?
墨翟:看下去!
孫武:加一!
李耳:老夫跟一個!
孔丘,子姓,商朝成湯之後,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人,祖籍宋國栗邑。
華夏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成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父親叔梁紇,身長十尺,武力絕倫,為魯國大臣,任陬邑大夫,與魯國名將狄虒彌、孟氏家臣秦堇父合稱魯國三虎將。
孔父猛是夠猛了,就是兒子少得可憐,正妻施氏給他生了九個女兒,無子,無奈之下又娶妾,生子孟皮,可惜腿腳有問題,於是又求娶顏氏女,即,孔母顏徵在。
因孔母曾去尼丘山祈禱,然後懷上孔子,故為其起名為丘,字仲尼。
孔子三歲那年,孔父病逝,孔母顏氏被正妻施氏趕出家門,隻能帶著孔子和孟皮到曲阜闕裏,過著清貧的生活。
堅強勇敢的孔母,抱著苦誰也不能苦孩子的想法,硬是在艱難處境下將孔子培養成身高九尺六寸、以博學聞名的英才。
有一說一,確實比不上孔父十尺長的恐怖身高,但武力這塊嘛?力可舉城門之關,同時六藝具全,禮、樂、射、禦、書、數無所不通。
嬴政:就這?就管這叫反轉?
劉邦:這事兒我們很清楚。
子路:有我清楚嗎?(看我砂鍋大的拳!)
司馬遷:那不能,道聽途說和親眼見證還是有差距的。
牛皋:話說我一直以為夫子他老人家是慈眉善目的……
孔丘@牛皋:老夫這形象不敢慈眉善目?(上圖啊,愣著幹啥|・ω・`))
牛皋:沒,您比俺想的更核善,真的,良心話!
言歸正傳,15歲時,孔子立誌要做學問,傳道授業。
17歲,母親病逝,奉禮守孝!
19歲,為了能經常回祖籍宋國祭拜祖先,夫人迎娶宋國人亓官氏為妻。
20歲後,夫子意在仕途,最初擔任委吏,負責管理倉庫,次年改作乘田,負責管理畜牧。
因為年幼時生活艱難的緣故,孔夫子也會幹些粗活,幹起農活來也是輕輕鬆鬆上手。
30歲時,孔夫子小有名氣,此所謂三十而立,同年,齊景公與晏嬰出訪魯國,召見夫子,跟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夫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
34歲時,孟懿子、南宮敬叔向夫子學習禮儀,嗯,據說夫子向老子,也就是老聃請教過禮儀,向萇弘請教過樂理。
35歲那年,魯國內亂,魯昭公逃往齊國,夫子跟著到了齊國,很受齊景公賞識,一度準備賞賜封地。
37歲時,齊國大夫欲害夫子,他向齊景公求救,結果齊景公表示:我老了!好的,秒懂!夫子立刻逃回魯國。
40歲時,夫子經過幾十年的磨練,對人生各種問題都有了較為清晰的認知,此所謂四十不疑。
50歲那年,魯國生亂,季氏家臣陽虎擅權,夫子不願上任,轉而退隱,專心修著《詩》《書》《禮》《樂》
同時,遍收弟子,因材施教,於是有了七十二賢,弟子三千,眾多弟子跟著他走遍各國。
記得,有人曾說孔子崇尚周禮,這沒毛病,但在教育這一塊,孔子是堅持打破周禮束縛的。
因為西周時,君子六藝那是貴族專享,平民就算了,哪怕你不窮,但身份不行,就注定不能學。
言歸正傳,專心著書的夫子被陽虎盯上了,想勸孔子出仕,夫子沒明確表態,嗯,心裏應該還是挺樂意的。
得嘞,沒有明確表態那就是願意咯,陽虎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沒多久就讓夫子升任小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