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史上十大反轉人物,第四位,馮奉世】

(前麵有提過,這是一個不幹正事的文官!)

班固在《漢書》中稱讚他,說他居爪牙官前後十年,為折衝宿將,功名僅次於名將趙充國。

劉誌說陳湯、馮奉世、傅介子等人,以寡擊眾,用兵於郅支、夜郎、樓蘭,頭懸北闕,令奉王師。

傅伯壽認為他和陳湯、傅介子、班超等人皆為有漢之雋功。

然而,歸根結底這人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文人,嗯,或許是漢朝武功太盛,就是文人也都一個個猛得不行。

言歸正傳,馮奉世,字子明,西漢上黨人,後來遷居杜陵。

祖上為戰國時上黨太守馮亭,因獻上黨給趙國並且幫忙防守,受封華陽君,長平之戰中戰死。

此後,馮氏宗族分散各地,有的留在上黨潞縣,有的在趙地為官,秦滅六國後,馮亭的後代馮毋擇、馮去疾、馮劫作了秦國將相。WwWx520xs.com

秦亡漢立後,馮唐在漢文帝時聞名朝野!喏,這祖上夠顯赫吧?

漢武帝晚年,馮奉世因是良家子而被選任為郎官,昭帝時,以功補任武安縣令,然後……被免官了,時年三十多歲。

得嘞,被免官的馮奉世一朝有了人生感悟,至此開始學習《春秋》,鑽研微言大義,通讀兵法。

此後,為前將軍韓增舉薦進入軍中任職,隨軍攻打匈奴,大戰結束後,再次擔任了郎官。

公元前65年,西域烏孫國配合漢軍攻打匈奴,立下功勞,時逢西域諸國剛剛和漢朝和好,漢朝準備善待、安撫這些國家,於是挑選優秀的外交官員。

然後,還是這位前將軍韓增,再次推薦馮奉世,讓他以衛候的身份持節護送大宛等國的賓客回國,咳,他大概不知道啥叫硬核外交。

使團起程抵達伊脩城後,忽聽都尉宋將說莎車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合力攻殺了漢朝任命的莎車王萬年,同時還殺了漢使奚充國。

與此同時,匈奴這個老朋友又突然發兵攻打車師城,嗯,沒攻下,所以匈奴回去了。

但匈奴的出兵無疑給了弑君上位的新任莎車王呼屠征很大勇氣,他派使者宣揚天山北道諸國已經歸屬匈奴。

隨後,更過分的是,他居然還囂張的率軍劫掠天山南道各國,強拉各國國王歃血為盟,一起背叛漢朝,此舉,嚴重影響了漢朝和西域的溝通、交流。

更導致西域都護鄭吉、校尉司馬意被困在天山北道各國之間。

老馮聞報激動了,我去,還有這好事兒……不是,小小莎車安敢殺我大漢使臣?必須教訓!

老馮和副手嚴昌商議後,一致認為如果不火速撲滅莎車國的囂張氣焰的話,形勢會越來越難以控製,甚至於危及整個西域。

於是,老馮以使節的身份傳告各國,征發他們的軍隊,得兵馬一萬五千人。

隨即,老馮就帶著這些七拚八湊的兵馬上戰場了,要說不愧是讀春秋的,打仗就是猛啊,沒多久就攻占了莎車國都。

莎車王呼屠征走投無路之下,被迫自殺了斷,馮奉世將他的首級送達長安,傳首四方。

這一戰,讓天山南北兩道各國見識到了漢人的赫赫武功,各國都由此平定下來,馮奉世的威名震動西域。

然後……打完仗後,老馮終於想起,啊,我是使臣,奉命要護送各國賓客回國,嗯,想起來了,一切都想起來了!

想起來了就走吧,於是,馮奉世西行到了大宛國,大宛王聽說他殺了莎車王,那個尊敬啊(害怕)對待他的禮節明顯遠超其他使者。

隨後,更是讓他把大宛名馬象龍牽回長安,送與當時的大漢皇帝劉詢,劉詢見此很高興,馮奉世,真賢才也!立刻下令讓眾臣議論封賞馮奉世的事。

丞相、大將軍根據《春秋》大義:大夫出使國外,如遇有利國家之事,可自行其事。

認為馮奉世功勞顯著,應當加封爵位、賞賜土地,予以表彰!

但少府蕭望之卻認為馮奉世奉旨出使是有任務的,而他擅自假托皇帝命令,征發各國兵馬,雖有功勞,但卻不能成為後人的榜樣。

如果給予封賞,就為以後出使的人開了先河,大家會以馮奉世為榜樣,爭相發動軍隊,邀功求賞,在夷狄各族中為國家惹事生非。

所以,此例不可開,馮奉世不應受賞,劉詢認為蕭望之的建議不錯,確有道理,於是升任馮奉世為光祿大夫、水衡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