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前文!

楊堅病逝後,接位的人是太子楊廣,即隋煬帝,或稱隋世祖明皇帝,大名鼎鼎的網廟十哲之一!

先說結論,這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影帝,也是一個能力很強的亡國之君,但同時說他一聲暴君並不冤枉,畢竟隋末農民起義頻頻,根源就是這家夥的窮兵黷武,不恤民力。

(題外話:話說現在的網絡上,關於曆史人物,走向極端的那是超級多,最顯著的比如明清之爭,那真的是……就差沒打起來了!

一個說明朝是三無,一個講清朝是六無,一個講清朝閉關鎖國,一個說清承明製,一個說清朝殺戮太重,一個說朱元璋血洗湖南、山東,反正就是不對付!

在這些人的口中,生於明朝、清朝不管你是不是好人,隻要你是這個朝代的,那就是原罪,於是,於謙有人罵,左宗棠有人罵,就連李時珍、葉天士這樣純粹的醫生也有人罵……這上哪兒說理去?

最無語的是,一些無良博主大肆造謠,不管野史還是民間傳說,隻要對他們的觀點有利,那就全用上。

一般人刷到這些視頻那根本不敢評論,不然鐵定被扣帽子,一群人像瘋狗一樣的追著你咬,那樣子,活像你跟他有殺父之仇一樣。㊣ωWW.メ伍2⓪メS.С○м҈

扯遠了,說回楊廣,這家夥同樣是因為網絡造成了評價兩極分化,有人罵他豬狗不如,有人說他是兆古一帝,完全走向兩個極端。

當然,他不是第一個被迫極端的,更早一些的還有陳慶之、武曌、冉閔,最近朱元璋也有這個跡象,或許未來兩極分化的曆史人物還會越來越多。

至於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就一句話,有利可圖!瘋狂吹捧和瘋狂踩踏的核心就一個,搞錢!

最牛的是,每一次眼看著明清之爭漸漸熄火後,就會突然有一些……算人吧,下場再次煽風點火,將熱度炒起來,你要說這後麵沒人主導,嗬嗬,不信!)

言歸正傳!

楊廣,本名楊英,小字阿摐,生於公元569年,為隋文帝楊堅嫡次子。

身處古代,作為嫡子,自然是幸事,但很可惜,他不是老大,隨國公的爵位注定不會落到他的頭上,所以幼年期的楊廣其實很安分。

但當時間來到公元581年時,原有的一切變了,他老爹楊堅代周建隋,改朝稱帝,他這個國公家的二公子一躍變成了皇子。

身份的急劇轉變帶來的是野心的高度膨脹,國公繼承人輕易換不了,因為別人無利可圖,輕易不會幫他。

但若是奪嫡,那可就不一樣了,有的是人願意冒這個險,畢竟有個詞叫從龍之功,贏了可是滔天富貴,至於輸?一輸就死,不是亡命徒,安敢闖龍潭?

於是乎,一場精心包裝的影帝級表演開始了,少年楊廣開始有意的觀察父母,了解他們的所有喜好,以及厭棄的方麵。

老爹楊堅喜歡有才能同時又節儉的人,於是楊廣積極努力學習著一切,同時不穿華服,不吃山珍海味,不搞排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