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前文!
唐中宗李顯死後,韋後晉位皇太後,扶立李顯第四子溫王李重茂為帝,是為唐少帝,同時改元唐隆!
為啥是第四子嘞?
還能為啥?前麵那仨,老大李重潤,本是太孫,李顯第一次被廢後,他也被廢了,好不容易等到老爹複位太子,結果他又得罪了武曌,那沒轍了,直接涼涼!
老二李重福,本來已經苟到武曌病逝,李顯也死了,結果遇上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好吧,又涼一個!
老三李重俊,作為李重潤死後的又一位太子,這哥們本來可以苟住,等李顯去世就當皇帝。
結果,武三思、安樂公主等人都不喜歡他,得嘞,這哥們一合計,老子造反了!然後就沒然後了。
這哥們連唐朝打卡聖地玄武門都沒打下來,自然也就沒有當皇帝的可能,直接涼涼。
於是乎,唐中宗李顯,也就是丸子哥,一生四個兒子,最後就剩下一個溫王李重茂。
公元710年,李顯死後,他被韋後擁立為帝,由韋後臨朝稱製,名為帝王,實為傀儡,政治大權盡操於韋氏一族手中。
那一年,李重茂十六歲,距離他的人生結束,還有四年!
李重茂不同於李顯、李旦,那哥倆雖說丟了皇位,好歹小命保住了,至於李重茂……他又不是韋後的親兒子,你能指望韋後對他有多好?
韋後控製了李重茂後,鑒於武曌開了個好頭,於是也想當回女帝,可惜,她太急了,能力又夠不上武曌,所以後來涼了!
想想武曌為了當個皇帝默默積蓄了多久?李治死後先立李顯,後立李旦,一步步安插心腹進入朝廷各處要地,費時十多年才稱帝。
韋後呢?李重茂登基還不足一個月,她就迫不及待想稱帝……果然是當局者迷,權欲熏心,離死不遠了!
很快,臨淄王李隆基、太平公主聯手發動政變,搶占玄武門,誅殺韋後、安樂公主、上官婉兒,成功奪權!
這之後,李重茂在太平公主的教唆下,下詔禪位給安國相王李旦!
李旦嚇壞了!沒錯,這位保命小能手直接懵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搞政變的時候壓根沒叫他,所以一覺醒來,發現外麵已是天翻地覆的他,直接人傻了!
(李旦:額嘞個乖乖,額這是睡了好久?啷個一覺睡醒,嫂嫂著砍咯,皇帝還要禪位給額?)
李旦想當皇帝嗎?這話要是問別人,不想當皇帝的絕對有病,但對於李旦來說,當皇帝?滾犢子,額這王爺當得好好的,不幹!
於是這次換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傻眼了!
(太平公主:這哥傻的吧?皇帝都不當,你要幹啥?)
(李隆基:不是,老爹你不當皇帝的話,我搞這政變幹嘛?打卡玄武門嗎?不,我要當皇帝!!!)
氣壞了的兩位野心家當即找李旦“心平氣和”的交流了一番,李旦終於燃起雄心,我要(保命)當皇帝!
公元710年6月,就在李顯的棺材邊上,一場李唐皇位間的禪讓開始了!
太平公主、李隆基召集群臣,大體說了些:主少國疑,有賴長君,安國相王,既長且賢,宜主天下的話!
然後……太平公主走向禦座,一把將皇帝李重茂提溜到一邊,隨即扶李旦上位,群臣開始山呼萬歲。
(李重茂:我親愛的姑姑,讓我禪位時你可不是這樣的,你說話可好聽了……你變了,變得陌生了!)
沒人在乎李重茂,一個16歲的少年,一無兵權,二無名望,不過就占了個皇帝的名義而已。
但是皇帝,這幾年間換得還少嗎?女帝都有,李顯也當了兩次,李旦現在也是兩次,你李重茂才算老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