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成事在玄……!(1 / 2)

憶昔開元全盛日,誰料大亂遭逢時!

書接前文!

睿宗李旦時,其子李隆基發動政變拿回皇帝權力,是為唐玄宗,也稱唐明皇或李三郎!

李隆基,生於公元685年,這一年,大唐朝廷風雲變幻,中宗李顯失位,睿宗李旦為帝,同時揚州徐敬業舉兵造反,妥妥一個多事之秋!WwW.com

生於亂局,死於亂局,這一生,似是注定不平凡!

公元687年,李隆基初封楚王,後因李旦失位,降封臨淄王,公元689年奉令過繼李弘為子,繼其香火!

公元693年,李隆基生母竇氏因被誣陷參與巫蠱,遭秘密處死,葬所不明,這一年,李隆基8歲!

年幼喪母,加上身處政治旋渦中心,步步有驚喜的處境,迫使李隆基不得不早熟,以便迎接更大的挑戰!

公元705年,神龍政變爆發,五王聯合禁軍威逼武曌退位,使中宗李顯複位,唐朝再現。

這一年,李隆基20歲,弱冠之年,他親眼目睹了政變奪權的過程。原來,權力還可以這樣得來!

這一刻,野望在心中瘋漲,這天下,王侯坐得,布衣坐得,女子也坐得,我為何坐不得?

同年,李隆基改任衛尉少卿!公元708年,兼潞州別駕,由帝都到郡縣,似蛟龍入海,若猛虎歸山!

十年內,天下任爾龜蛇行,十年後,大勢在我,朕即天命!

從公元708年至公元710年,兩年間,下至州縣上至朝堂,李隆基已然構建起一張龐大的勢力網。

以劉幽求、王毛仲為腹心,萬騎校尉李仙鳧、葛福順、陳玄禮為爪牙,內結禁苑總監鍾紹京,外聯萬騎禁軍!

力量有了,但這還遠遠不夠,無大義名分,成了也是大亂之局!

漫長的等待開始了!

公元710年,李顯駕崩,韋後亂政,李隆基苦等的大義名分來了!

這一年,唐隆政變爆發,李隆基聯手太平公主,宣稱韋後毒殺皇帝,欲重演女帝之事,於是打卡玄武門,殺韋後一黨及上官婉兒等人!

至於李顯究竟是不是韋後毒殺?那不重要!死人是不能說話的,死人同時是可以利用的,於我有利者為真,不利者再真也是假。

政變之後,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共推李旦複位稱帝,李隆基以社稷軍功封平王,後封太子。

政變很成功,但同時,新的敵人也出現了,鎮國太平公主,權勢滔天,三子封王,朝中七宰相,五人出其門下!

李隆基對這位姑姑非常忌憚,外加睿宗李旦凡事保命為先,對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要求事事滿足,以致朝野皆知,太子、公主、皇帝,唯服飾不同!

紛爭開始了,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紛紛開始暗中積蓄力量,準備一波流帶走對方!

然而,驚喜突至,皇帝李旦竟主動讓位李隆基,退稱太上皇!

這突如其來的舉措徹底打亂了兩人的策劃,也讓兩人的矛盾徹底爆發,勝者通吃,敗者一無所有,權力之爭,非成即死!

公元713年,李隆基先發製人,率軍先行擒殺左、右羽林大將軍常元楷、李慈。

緊接著馬不停蹄,又殺散騎常侍賈膺福、中書舍人李猷、宰相岑羲、蕭至忠,逼得尚書右仆射竇懷貞無奈自裁而死。

等太平公主知道消息時,早已無力回天,不得不逃入佛寺!

太上皇李旦聞報,急忙出麵請李隆基寬恕太平公主,但李隆基哪會答應?,太平公主終不免一死!

倒是李旦的出麵提醒了李隆基,有些事,要麼不做,既然做了,那便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於是李隆基順勢拿回皇帝應有的權力,迫使太上皇退居百福殿,手中再無實權!

同年,李隆基改元開元,欲創下一番偉業,之後的事實證明,他確實做到了,開元盛世,千古無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