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前文!

唐代宗李豫駕崩後,其長子李適即位,是為唐德宗,為唐朝第十位皇帝。

這位皇帝吧……某種意義上和明朝崇禎帝很像,都非常想做一個中興之主,聖明天子,奈何這眼光實在不咋的,用人總出錯。

當然,李適可比朱由檢幸運多了,畢竟他那時候朝廷體製還沒崩壞,加上文有鄴侯李泌,武有西平郡王李晟,縱然出了不少亂子,也有人幫他平息。

不像朱由檢,即位的時候體製體製崩了,國庫國庫沒錢,用人用人不會,內憂外患,結局自掛歪脖子樹,慘的嘞!

崇禎:……我謝謝您啊!

言歸正傳!

李適,生於公元742年,他爹自不必說,是代宗李豫,不是隔壁王叔叔,至於他娘,姓沈,至於是不是叫珍珠……我不曉得!

李適十四歲時,安史之亂爆發,十五歲,長安失守,玄宗直接帶著他們這些皇室後裔瘋狂跑酷!

小小年紀的李適切實體會到了什麼叫喪家之犬,什麼叫亡國之危,那真是痛、太痛了!

此後數年,唐軍平叛收複兩京,李適親眼見證著戰火中的一切,那是燒殺搶掠民不如狗,那是槍林箭雨,向死求生。

年輕的李適有著大誌向、大抱負,他想著,或許,這個世界,我能試著改變,我能救世……嗯,年長後才發現,自己其實要靠世界相救。

李適:我真的栓Q!

公元762年,玄宗、肅宗兩任皇帝結伴走上黃泉路,代宗李豫驚險即位,李適一朝由皇孫變為皇子。

同年,李適被任命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統帥唐軍與安史叛軍決戰,不過李適其實就是個名義主帥,具體打仗還得是郭子儀、李光弼這些猛人。

公元763年,隨著史朝義身死,安史之亂終結,李適這個名義主帥也因功受封尚書令,繪像淩煙閣。

【李適:太宗陛下,後輩出息了,都上淩煙閣了,您,看到了嗎?ヽ(゚∀゚)ノ!】

李世民:……看到了,且有被無語到!

公元764年,李適被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嗯,其他不說,單說這長子能夠順利即位,已然是個不小的奇跡!

李世民:……你罵夠了沒有?

楊廣:像是有被罵到!

朱棣:……那個,我跟他們不一樣,我……你知道吧,洪武三十五年,父皇傳位我了!

朱元璋:???

朱允炆:假如我沒記錯的話,皇爺爺……

朱棣:你閉嘴!我說是就是,懂?【別逼我再削你一次!】

朱允炆:……

話題繼續!

公元779年,隨著代宗李豫病逝,李適終於晉級皇帝,時年38,多年兒子熬成……孤寡,嗯,孤家寡人嘛,簡稱一下!

李適:我真的會謝!

劉鋌:我在西南呆過,我知道孤寡是啥意思!

萬曆@劉鋌:別說話,瓜挺好的。

李適即位之初,以名臣崔佑甫為相,不信宦官,為政清簡,望之頗似明君,似有中興之象。

之所以說兩個似乎,原因就在於……這個時間是真他喵的短,兩年不到啊,德宗就從頗似明君降級為無能之君。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說穿了就倆字——運氣!

李適即位之初,幸運的遇到了崔佑甫這個名臣,於是漸開中興氣象,怎奈好景不長,公元780年,任職宰相不到兩年的崔大人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