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李愬雪夜下蔡州(1 / 2)

書接前文!

朝廷兩線作戰後,兩處戰場的進展都極為不順,一個太能扛,一個……好吧,這是自己這邊的問題。

公元817年5月17日,李純無奈撤銷河北行營,王承宗再次以實力打了一次朝廷的臉。

李純不想撤軍,奈何王承宗實在能扛,手下這些節度使又實在太混蛋,你敢想嗎?某位節度使出兵一年多就給朝廷拿下一個縣,關鍵這貨每月還敢管朝廷要錢要糧。

李純看著自己的小金庫直呼惹不起,尼瑪,再讓這些節度使打兩年,我這當皇帝的都得撿個碗上街討飯……重八兄別誤會,我沒罵你!

朱元璋:……

短暫的退讓是為了更好的貫徹落實……咳咳→_→!

李純撤了河北行營後,立刻集中力量對付淮西,這戰場實在是坑,先後兩次遇人不淑不說,關鍵還折了一鎮兵馬,一位節度使全軍覆沒,僅以身免,也是人才。

朝廷打了敗仗,再加上征戰淮西三年,李純的小金庫已經有些支撐不住,再不解決淮西,朝廷別說削藩,維持統治都有問題。

值此關鍵時刻,李純的心腹重臣裴度出馬了,拱手一禮後,裴度表示,臣願往淮西一行,不平藩鎮,誓不還京。

別誤會,裴大人並不是想賴在地方不走了!

同年,李純以宰相裴度為前線總指揮,立刻趕赴淮西戰場坐鎮,裴度也不負李純所望,到達淮西後立刻揪出一群害群之馬——監軍太監。

就這些人吧,半點軍事不懂,偏生喜歡瞎指揮,瞎指揮也就算了,將士打仗立了功,功勞不是他們的,反之,如果吃了敗仗,責任全是將士的。

就這麼搞了幾年,兵無戰心,將無心氣,畢竟累死累活給朝廷賣命後朝廷又看不到,大家都寒了心。

裴度一來就奏請李純撤銷監軍,於是大家高興了,這些陰陽人終於滾了,士氣大為提高。

然而,對此裴度臉上卻沒有什麼喜色,因為士氣雖然提高了,但卻並不意味著馬上就能打勝仗。

而裴度要的恰恰就是速勝,這同樣也是李純的意思,朝廷財政隱隱不支,再不能速勝的話,隻能學河北戰場一樣撤軍了。

關鍵時刻,新的關鍵人物出現了,他叫李愬,是大唐西平郡王李晟之子,時任散騎常侍。

熟悉曆史的朋友,應該聽過一個典故,叫——李愬雪夜下蔡州!

兵法說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具體該怎麼操作,對此,好為人師的李愬立刻以自身經曆給大家上了一課。

什麼叫出其不意?李愬表示,大雪天、大雨天、大晚上打仗都可以,不僅別人想不到,自己人也想不到,突出的就是一個違背常理!

什麼叫攻其不備?答:找機會抄襲敵人老巢,當然,你要注意一點,如果沒有五成把握的話千萬別幹這麼危險的事,我怕你回不來。

李愬第一次實操不是針對淮西,而是他自己手下的兵。

彼時,戰爭一連打了三年,士卒厭戰情緒滋生,如果李愬一來就大大咧咧告訴士卒:兄弟們,跟著我,殺敵建功,封妻蔭子,士卒大概砍了他的心都有。

李愬不傻,於是他的話是這麼說的,天子知道我李愬天性善良,因此派我來撫恤你們,至於打仗,那個不歸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