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前文!
唐敬宗李湛因為本身太愛玩,外加脾氣暴躁,對身邊隨侍非打即罵,惹得宦官劉克明等人殺心大起,於是,即位沒兩年的年輕皇帝駕崩。
李湛死後,劉克明等人偽造聖旨,令李湛的皇叔絳王李悟主持軍國大事,並接見丞相、文武百官。
這形勢夠清楚了吧?很明顯,劉克明等人準備扶李悟登基,做個從龍功臣。
奈何一山更比一山高,大太監王守澄看清了劉克明等人的打算,來了個先下手為強,火速拉上小弟砍了劉克明、李悟一行人。
從龍功臣沒當上,隨龍冤魂倒是當成了,劉克明冤啊,明明隻是差一點……
解決了劉克明等人後,王守澄一行迅速趕赴宮外,迎穆宗李恒第二子、敬宗李湛異母弟江王李涵入宮。
此時,江王年方十八,眼見一群如狼似虎的禁軍將士在幾名太監的帶領下闖入家中,李涵嚇壞了,心說這是要幹啥?陛下欲學太宗耶?
李世民:……心塞(´-ωก`)
進了宮才知道,原來這些人是來接他當皇帝,李涵鬆了口氣,突然覺得這些將士、這些宦官渾身都仿佛散發著光芒一般,嗯,好極了!
依照老李家的傳統,李涵當皇帝前還得改個名(鬼知道哪來的傳統!),於是江王李涵成了皇帝李昂,改元太和,是為唐文宗。
可惜,唐文宗李昂,雖然占個文字,卻非經天緯地曰文,而是文弱的文,簡而言之,他好欺負!
新皇繼位,曆史再度刷新。
李昂不像他爹他哥,他不喜歡玩,他也不喜歡磕藥,更有大誌向,可惜,誌大才疏,嗯,財力也疏。
李昂很喜歡讀書,尤其喜歡關於太宗李世民的書,奈何他光有李世民的誌向卻沒有那個能力,於是他悲劇了!
首先是繼位之初藩鎮自立,橫海節度使噶了後他兒子自立為留後,向朝廷討封,一句話,給官呢大家和和氣氣,不給呢我就造反!
幾乎與憲宗李純繼位時同出一轍,呐,機會在這裏,要麼向藩鎮宣戰做中興之主,要麼躺平擺爛學習穆宗、敬宗。
李昂兩個都不想選,於是他給節度使的兒子改了封地,表示節度使可以讓你當,不過封地咱得換一下。
節度使的兒子非常爽快,就倆字,不幹!
於是李昂也火了,你什麼級別,跟我對著幹,給臉不要臉是吧?兄弟萌……不,將士們上,抽他!
太和元年八月,新皇李昂征調七道節度使討伐橫海。
戰爭一開始非常順利,朝廷接連拿下橫海幾座城池,但不久後,厄運開始降臨了,朝廷直接死了一文一武兩個重量級人物,一個宰相、一個大將。
雖然倆人都不是死於戰場,而是病逝,但無奈倆人死的時間太巧,於是李昂麻了,戰亂未平文武先喪,咱看也不是一個好兆頭。
確實,這兆頭不好。就在平叛第二年,成德節度使王庭湊也反了,沒錯,還是熟悉的成德,造反專業戶了。
李昂那個頭疼啊,你早不反晚不反,為毛挑在橫海還沒平定的時候反?
無奈,為了朝廷威嚴,李昂也隻能硬著頭皮開辟新戰場,與叛軍兩線開戰。
嗯,決定下得很輕鬆,實操起來要人命,李昂很快就後悔了,因為打仗實在太廢錢,而由於他爹、大哥都不是啥能存錢的主,於是李昂很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