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定帝、天順帝、元明宗,元文宗,區區八九年時間內,元朝走馬觀花般接連換了四個皇帝。

其中,天順帝、元明宗在位也就幾十天,屬於冒個頭顯示一下存在感,然後……無了,徹底無了!

1332年,元文宗圖帖睦爾病逝,遺詔立元明宗長子妥懽帖睦爾為帝。

奇怪,元文宗為什麼不立自己兒子呢?因為他的長子,皇太子阿刺忒納答刺早逝,次子燕帖古思年幼,於是選擇元明宗長子。

當然,其中或許也藏著一部分愧疚的心思,畢竟元明宗咋死的,沒人比元文宗更清楚。

1332年9月4日,元文宗病逝,遺詔被權臣燕帖木兒扣留,最終並沒有遵從文宗遺詔立明宗長子,而是立其次子,孛兒隻斤.懿璘質班。

為啥立次子不立長子?

因為明宗次子年幼啊,時年隻有七歲,幼主執政,方便燕帖木兒專權亂政。

另外,元明宗的死,燕帖木兒可是也出力了的,要是立長子,被報複了咋辦?

可惜,懿璘質班隻在位40多天,然後早夭,廟號寧宗,皇位最終還是回到了,孛兒隻斤.妥懽帖睦爾,手中。

說妥懽帖睦爾,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別急,他還有另外兩個稱呼,元順帝、元惠宗,元朝最後一位正統皇帝。

嬴政:朱元璋出生了?

劉徹:那什麼西元1328年生的……4歲了!

朱元璋:……你們討論這個……合適嗎?

李世民@朱棣:嗨嗨嗨,朱老四快看,你爹4歲了。

朱棣:嗬嗬嗬,俺永遠記得一個地方,叫玄武門,曾經兄友弟恭。

雍正:對對對,絕對的兄友弟恭!

李世民:兄友弟恭?兄既不友,弟便隻能恭敬不如從命,有問題嗎?完全沒有問題!

朱棣:你要這麼說的話,那俺沒話說了。

雍正:沒錯,沒話說了。

朱厚照:怎麼會沒話說!說說玄武門繼承法啊,說說太宗、高宗、武曌啊,說說玄宗和楊貴妃啊,說說唐德宗找沒找到他娘啊,嘿,朕可太感興趣了。

李世民:→_→

李治:←_←

武曌:(;一_一)

李隆基:(ー_ー)!!

楊貴妃:(︶︿︶)\\u003d凸

李適:……謝邀,還沒找到母後!

朱棣@朱厚照:你小子邊兒去,祖宗說話哪有你插嘴的份兒。

朱厚照:……

你是祖宗,聽你的咯!

言歸正傳!

孛兒隻斤.妥懽帖睦爾,生於1320年……比朱元璋大8歲,父為元明宗,母為邁來迪,弟弟為元寧宗。

妥懽帖睦爾(以下簡稱元惠宗)

作為元朝最後一個皇帝,且是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元惠宗多少是有點倒黴在身上的。

作為王朝末代皇帝,通常會給人一種昏庸無道,荒淫無度的感覺,認為王朝的覆滅基本是他們的無道導致。

但是,放在元惠宗這裏,事情顯然不是這樣,他有能力,他也不荒淫(前期)奈何元朝近百年,中間30多年一直在內亂,祖宗給埋的坑實在太多。

看看前麵這些皇帝,元世祖忽必烈,窮兵黷武!

忽必烈的孫子元成宗,守成不成,無嗣而終!

忽必烈曾孫海山,搞個兄終弟及,又埋坑。

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欺負侄子。

元英宗碩德八剌,南坡之變。

於是皇位傳回忽必烈的曾孫泰定帝,也孫鐵木兒。

泰定帝早死,兒子天順帝年幼,又是大亂,兩都之戰爆發。

隨即元文宗上位,毒殺元明宗。

元文宗死後元寧宗繼位,早逝。

前麵10個皇帝,除了忽必烈在位時好點,其他的……亂得一言難盡,亂得一如既往,一團亂麻。

皇位繼承很亂,國家財政也很亂,軍隊還他喵的亂,宗室同樣各種亂。

各種亂像之外,元惠宗還得麵對權臣燕帖木兒、伯顏兩人專權擅政,好不容易搬倒權臣,成功親政,想好好做點事,然後沒幾年,元末大起義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