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朱祁鈺,這個皇帝大問題沒有,小問題卻不少,比如戀棧權位、廢後、易儲……好吧,概括起來其實就是一個權字!
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後群臣擁立他當皇帝時他是拒絕的,一個不小心就是宋欽宗第二,這他喵的誰受得了,背鍋也不至於背這麼大的吧?
但北京保衛戰勝利後,皇權漸漸穩固,權力的好處體會後,朱祁鈺開始由衷的感歎真香!
於是,當大臣們提議派出使團接回留學的太上皇時,朱祁鈺是拒絕的,接回太上皇?他回來了我坐哪兒?
龍椅不大,隻能有一個人坐下,而那個人,隻能是朕!
群臣見此開始勸了,不為別的,就僅僅麵子而言也得把朱祁鎮接回來,真當群臣有多喜歡他嗎?
還是拿北宋的徽欽二弟舉例,假如趙九妹成功北伐,他同樣也會被群臣建議接回徽欽二弟。
不管這倆貨有多惡心,都得接回來,因為他倆是皇帝,代表著宋朝的臉麵,他倆在草原多待一天,宋朝的恥辱就多一分。
當然了,趙九妹臉皮厚得賽城牆,甚至於可以說這閹貨完全不要臉,所以,接不接的……無所謂了啦!
說回朱祁鎮,這貨也是一樣,不管群臣如何看他,不管大家有多惡心他,也必須接他回來,不然以後別人一提明朝皇帝世襲,提到朱祁鎮時怎麼回答?
說我家皇帝出國留學至今未歸?說我家皇帝樂居瓦剌,不思大明?那樂子可就大了。
萬一留學生在草原上又生幾個娃出來,那樂子就更大了,保不齊哪天蒙古大汗就直接擁立他的子孫跟明朝皇帝搶位置了。
綜上,這個貨是必須接,死也得死回來!別說這貨活蹦亂跳的,就算是跟趙九妹一樣成了閹貨,跟宋徽宗一樣做了燈油,跟宋欽宗一樣死了、臭了,也得接回來。
趙佶:……
趙桓:……
趙構:……
什麼仇什麼怨?啊?鞭屍幾百章了,還逮著罵!
通天博士:……恥於跟你們同一個姓,不可以嗎?
嬴政:該!
劉邦:樂!
劉徹:呸!
司馬炎:朕接受程度很高的,但這仨,真接受不了!
楊堅:無才無德無骨,三無皇帝滾一邊去!
李世民:閹人趙德基!
朱棣:燈油宋徽宗!
雍正:馬踏聯營宋欽宗!
李世民、朱棣@雍正:……牛的,還是你會說!
趙匡胤:不愧是補刀狂魔,一如既往!
雍正:嘿嘿!(︶.̮︶✽)
劉邦@趙匡胤:喲,老趙,不覺得氣憤了?
劉秀:可能……他習慣了!
劉裕:這位宋帝接受度挺高啊!
趙匡胤@劉裕:你對你家後輩那些變態玩意接受度不也挺高?
劉裕:啊?我嗎?我無所謂啊!反正冒頭一個我砍一個,子孫這麼多,殺倆變態又不心疼!
趙匡胤:那我更無所謂了,又不是我的後人。
趙匡胤@趙光義:你說呢?老弟!
趙光義:……→_→!
言歸正傳!
朱祁鈺雖然不想接回朱祁鎮,奈何群臣反應很大,於謙也勸他說:天位已定,寧複有他!(畢竟沒聽說過太上皇還能複辟的!)
於是,朱祁鈺鬆口了,先派大臣李實出使瓦剌……這位人如其名,是真的實誠,到了瓦剌見著朱祁鎮後先哭為敬,哭完了就是一頓罵!
朱祁鎮瞬間不服了,表示我當初信任王振,敗壞朝政什麼的時候你們又不站出來,現在全賴我身上,這合適嗎?
李實覺得很合適,隨即又是一頓懟,給朱祁鎮氣得不輕,以致於朱祁鎮複辟後直接找個理由把李實貶了……罵得太難聽了!
李實回來後,朱祁鈺又派大臣楊善出使瓦剌……這位也是奪門之變的參與者之一,堪稱朱祁鎮的死忠分子。
雖然朱祁鈺沒給他詔書,連東西也沒給瓦剌帶,但他硬是憑借一張巧嘴,成功忽悠得也先同意放人,順利接回朱祁鎮。
呐,人回來了,怎麼辦呢?朱祁鈺沒想到半路殺人的事……或許是壓根沒想到楊善能把朱祁鎮接回來。
人都回來了,能怎麼辦呢?養著唄,兄弟倆見麵,先是大哭一場,然後互訴衷腸,再互相推辭一下皇位。
完事後朱祁鈺回皇宮,朱祁鎮往南宮,一個當皇帝,一個關禁閉,暫時沒啥大衝突。
必須說明一下,南宮這地方雖說朱祁鎮住過後有點晦氣,但規格其實一點不小,畢竟曾經是朱瞻基的太孫住宅,以朱棣對好聖孫的偏愛,能給他修差了?
另外,雖然廣為流傳的是朱祁鎮在南宮過得有多不好,朱祁鈺對他有多苛刻,又是錦衣衛監視,又是大門灌鉛、砍伐遮陰樹木、隻留一小洞遞食物、生活費用不足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