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肅皇帝朱厚熜,俗稱老道士,嘉靖皇帝,別稱天池釣叟。

道號:九天弘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一陽真人元虛玄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太上大羅天仙總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

個人愛好,養貓,是個資深貓奴,據說《西遊記》中沒有貓妖出沒,靠的就是朱厚熜愛貓。

這個號稱明朝智商前三的嘉靖皇帝朱厚熜,老實說,曾經個人一度非常討厭他,甚至於還超過討厭朱祁鎮。

為毛嘞?因為自從看過《明朝那些事兒》後,總覺得嘉靖年間,明朝群魔亂舞,修仙的道士、貪汙的閣老、囂張的小閣老,冷血的錦衣衛,倭寇肆虐、蒙古入侵,似乎壓根沒有能看的地方。

就一直到現在,對朱厚熜知道的越多後,個人依舊討厭他,可能是看書後遺症吧,反正覺得老道士不是啥好玩意,比朱祁鎮還壞那種。

對老道士沒好感,但對於嘉靖年間群魔亂舞這個感受,我得收回,因為嘉靖十八年之前,嘉靖一朝其實很棒。

縱然比不過洪武、永樂,但跟宣德、成化比比還是可以的,假如朱厚熜在嘉靖十八年嘎嘣,那可能評價就是明君,而不是……缺德冒煙老道士!

而這一切的好,大體應該歸功於四個人,第一個叫楊廷和,嘉靖是他帶頭擁立的,這自然不用說。

第二個叫張璁,別名張孚敬,《明朝那些事兒》中將他描繪成一個幸進之徒,除了會寫文章,基本沒屁用的大臣。

但仔細看看後……張孚敬你是真冤呐,這麼多政績沒人提,偏提你幫朱厚熜搞大禮議的事兒,這不坑嗎?

第三個叫桂鄂,寫了道奏疏叫《任民考》,創製新法叫“一條鞭法”可惜,嘉靖朝行不通,這就很遺憾了!

第四個叫……除了朱厚熜還有誰?當然,這裏指的是正常情況的朱厚熜,而不是被十三宮女刺嘉靖後的缺德冒煙老道士。

君臣四人,除了楊廷和是擁立,然後很快被削外,其餘三人才是嘉靖一朝前期社會繁榮的關鍵。

另外,群魔亂舞這個詞顯然並不適用於嘉靖朝,因為這期間出現的一係列猛人,並非魔,應該說人才濟濟才更合適。

文官大佬有:楊廷和、張璁、楊一清(這位屬實真能活)、夏言、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

武將大佬……帶兵的文官一起算上有:俞龍戚虎、胡宗憲、譚綸、馬芳、張經、盧鏜、王崇古、毛伯溫、楊博、唐順之。

另外還有錦衣衛大佬陸炳、太監黃錦、小閣老嚴世蕃、海剛峰海瑞、王陽明那一票徒弟等等。

人才濟濟,實在是人才濟濟,就這儲備量,嘉靖朝沒折騰完的,隆慶朝、萬曆朝也還在繼續發光發熱。

可以說,晚明時期,最耀眼的猛人基本都在這個時候出現,這些人一折騰光後……東林黨上線了,那純粹就沒得看了。

說回嘉靖帝朱厚熜,他生於1507年9月,是明憲宗朱見深的孫子、明孝宗朱祐樘的侄子,興獻王朱祐杬的兒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為明朝第十一位皇帝。

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駕崩後,無子繼位,按照《皇明祖訓》兄終弟及的規矩,時年14歲的興王世子朱厚熜被選中承統。

朱厚熜,這家夥打小就聰明,據說幼時他老爹教他讀詩幾次後就能準確背誦。

少年時,就已經通讀《孝經》《大學》等儒家經典,同時還熟悉各種禮儀製度。

正德十四年六月,他爹沒了,年僅12歲的朱厚熜在長史袁宗皋的輔佐下,以興王世子的身份接管王府,將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條。

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死後,首輔楊廷和援引《皇明祖訓》中兄終弟及的規矩,在武宗駕崩當天,讓司禮監請太後懿旨,正式宣布朱厚熜為皇位繼承人。

顯然,這事老早就商量好了,就等朱厚照駕崩呢。

同年三月,朝廷遣八虎之一的太監穀大用,以及大學士梁儲、定國公徐光祚、駙馬都尉崔元、禮部尚書毛澄等人奉內閣擬定的明武宗遺詔前往安陸興王府迎朱厚熜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