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的時間點正好卡在一年前案子發生的時候著實有點奇怪。
在把馬新全和馬 凱的相關“拚圖”擺好位置之後,便將王謝明加入了整個計劃鏈中。
在這兩起案件中,王謝明應該是唯一一個在一年前案件後才進入銀行的人。
當時這個案件應該還在調查,這說明銀行不夠安全。
一個正常的保安,為什麼會選擇一家有危險的銀行?
他不確定王謝明到底是什麼時候入職的,但根據自己的推測,如果王謝明和案子有關,應該是在馬 凱離職,馬新全變成保安以後。
那麼整個案子就都說得通了。
首先是馬 凱糾集了一批曾經在鬥爭中失敗,離職的人。
他們對銀行……不對,對李永新抱有恨意,所以容易操控。
接著利用馬新全這個“局內人”和新來的王謝明對銀行進行布局。
由於是曾經運輸部的中間層,馬新全應該能夠知道,到底是哪幾個人一年前在犯罪。
也知道運鈔車的時間點以及安保人員的配置。
接著就是監控,既然一年前的案件監控有失效過,那麼很有可能馬新全在這一年中也明白了怎麼去控製監控“失效”。
這麼想著,江柏突然明白為什麼馬新全會變成保安了!
他就是為了去查監控為什麼會失效!
當時如果監控是有效的,就不存在什麼自殺的懸案,不僅僅是馬新全,連那幾個作案人員都會落網!
有了這一層,他特意安排王謝明在自己之前,分擔“壓力”。
隨後他們兩個換班的時候出現問題,隻要兩個人統一口徑,就能完全瞞過去。
在案子開始的時候,劫匪進場。
馬 凱應該是在場的,不然後續地調查他不可能憑空跳出來。
馬 凱加上一些離職的員工,走過去敘舊,應該不會引起懷疑,甚至是安保人員提槍應對。
隨後,他們在談笑間殺掉兩個後車廂把守的安保人員,搶下他們的槍。
等到第三個人出來之後,繼續殺人。
這下江柏腦中又有一個問題。
另外兩個安保人員坐在車裏,聽到動靜才出來。
這個沒有任何證據,隻是通過在場人的“歸因”口述得出的推斷。
因為所有人目擊凶殺的人都是聽到槍聲才去看的,這個時候之前應該沒有人看到。
有一種解釋:剩下兩個人看到凶殺,想要回車裏拿槍,才會打開車門。而在這時候,另外匪徒已經開槍。
案件到這兒,江柏已經推斷得差不多。
最後便是一直在他腦中打問號的事情:他們怎麼逃跑?槍去了哪兒?
這是要從馬 凱這兒得到的信息。
就在江柏將一些基本理順的時候,房門被敲響了。
“誰啊?”
江柏看了一眼時間,已經很晚了,一邊問著一邊上前開門。
打開門,陳曉亮站在門口。
“我有點睡不著。”
陳曉亮說著直接走了進來,“我都是住宿舍的,一人睡我很緊張。”
她這麼說著,打開燈,找了水壺和杯子給自己倒了杯水。
“宿舍?你們也是住宿舍的?”
江柏有些不明白。
在他的理解中這種在社會上工作的人怎麼可能還有宿舍這種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