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羅網新主,張氏名機(四千字,二合(1 / 3)

第199章 羅網新主,張氏名機(四千字,二合一章節)

鹹陽郊外

黑氣縈繞在山間小道上,時常還有幽藍色的妖火出現在道路兩側的枯木林中。

道路盡頭有一座荒山,無論是白晝還是夜間,路過的行人時常會聽見慘叫聲從山間傳出。

聽一些上了年紀的老秦人說,那是一座鬧鬼的山,惠文先王時期就有人聽見山中傳來的慘叫聲。

很難想象,在秦國的國都附近居然有這樣一座鬧鬼的荒山,而無論是哪一任秦國的內史還是鹹陽令,都沒有著手處置。

有從山東六國入秦的士子覺得是內史和鹹陽令瀆職,在入秦取得一官半職後上書彈劾,但卻總是被曆代秦王壓下。

聰明人都知道,那座山上要麼就是真的有連秦王都不敢招惹的鬼神,要麼就是藏著什麼秘密。

而這個世界上,永遠不缺一些不信鬼神之說,又身負些許武藝的人,他們或是一方心懷正義的遊俠,或是某國派出的間人,自然也不會缺了那些自詡聰明人的蠢貨。

他們無視了世代居住在荒山周邊的老者的勸告,在老者的歎息聲中執意入山一探究竟。

當然,沒有然後。

他們往往根本沒有機會繼續深入這條林間小道進入將荒山,因為他們會死在那一名名剛才還在殷殷相勸的老者們手中。

當那一柄柄冒著寒光的匕首劃破他們的咽喉、刺穿他們的心髒的時候,他們才知道,原來這座荒山……從不曾鬧鬼。

……

荒山的山體內部,這座山早已被鑿空,以銅、木等各種材料為支架支撐起了整座山體,一根根支架串聯在一起,在山的頂部編織起了一座剛硬的“蜘蛛網”,支撐起了整座荒山,也不知究竟是怎樣的天才才能設計出這樣的結構。

而在荒山中的一座小屋內,七盞燭台依次被點亮,燭光搖曳,映照出七道枯瘦的身影。

那是七名老人,每個人都跪坐在一盞燭台旁。

但他們的座位並不一定是相連的,中間多了兩盞沒有被點燃的燭台,白色的蠟燭在火光的照射下顯得愈發慘白。

至於燃著的那幾盞燭台邊,雖然燭光無法照亮蠟燭邊上人的臉,但燭光下,他們裸露在外的蒼白手臂上,幹枯的皮膚遍布皺紋,青筋如同一條條纏繞在手臂上的細蛇,就像是從地裏挖出來、保存良好的幹屍似的。

“都沒死呢。”

一名老者先開了口,聲音沙啞。

他的身上纏滿了繃帶,就連眼睛都用繃帶蒙住,繃帶傳來陣陣苦澀的藥物氣息,說他剛從棺木裏出來都不會有人懷疑。

“桀桀,你這老王八都沒死,我們怎麼舍得死呢。”

尖銳邪魅的聲音從另一側傳來,但旋即便是一陣沉默。

其餘五名老者似乎不願意多說,隻是用目光看著被繃帶纏滿全身的盲眼老者,催促他趕緊說正事。

站在這裏的,都是一群在外界可以被稱之為人瑞的老家夥們,他們也許下一刻就會死亡,所以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不喜歡浪費時間說些沒有營養的話。

當然,他們並不喜歡這個人瑞稱號,因為他們生來便是在黑暗之中,也隻會死在黑暗之中,帶有祥瑞的意思的詞,不該出現在他們這些遁於黑暗之中的人身上。

“正事……羅網要滅亡了,算正事麼?”繃帶纏身的盲眼老者忽然笑了出來,一邊咳嗽一邊笑著戲謔地“看”向其餘幾人。

不過,似乎並沒有人的臉上露出什麼震驚或錯愕之色,仿佛羅網的滅亡隻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當然,他們並不是不在意,隻是他們的判斷和經曆告訴他們,羅網是不可能滅亡的。

當年羅網的初步締造者,乃是昔日大秦相邦,秦國武信君張儀,但真正的組織架構的建設,卻是張儀的夫人,那位傳奇的秦國公主,秦惠文王一母同胞的親妹妹華嬴。

是這位傳奇的秦國公主主持了羅網這個負責刺探六國情報和策劃壁裂六國的機構,並隨著羅網的壯大,再進一步改進了從招募、訓練、評級、分組等各個方麵的細節,也將羅網真真正正的散布到了秦國的每一個角落和其餘天下各國之中,而張儀隻是建立者以及大方針的把控者。

也正是由於華嬴公主親自掌控著羅網這柄利劍,秦惠文王才會放心地讓羅網在秦國身上編織起那張巨網。

而依托秦國編織的巨網,隻要秦國這堵牆不倒塌,這張巨網便不可能被清除。

所以這句玩笑,並沒有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