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內力盡失,湛盧棄主
杜郵亭還是那座杜郵亭,但在幻境世界曆經數十年的張機卻有些物是人非的感覺。
而且……
張機看向不知何時已然掉落在地上的湛盧劍。
湛盧劍已變回他初次從安邑張氏祖宅庫房中尋得時的模樣,鏽跡斑斑,破爛不堪,毫無名劍之姿,無論他如何感知,這柄劍都仿佛隻是一柄生鏽的普通長劍。
而變化的,不僅僅是這柄湛盧劍,還有他自身。
尚賢……天誌……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
丹田內積蓄的內力正在不斷流失,他所修習的墨家內功心法境界也在不斷跌落。
內力流失,內功境界跌落,他的武功境界自然也在不斷跌落著。
一流……二流……三流……直至體內再無一絲內力。
墨家內功心法的修煉,需要理解墨家的精義。
固然每個人對於這十個墨家精義的理解不同,但隻要堅信,那麼也能順利完成作為墨家內功心法的《墨經》對於修心的要求。
但墨家的精義,歸根到底脫離不了一個最為基本的字——義
世上多般道德,都脫離不了一個“義”字。
忠義、信義、禮義是義,正義、道義、仁義,也是義。
隻不過,前三者是個人小義,後三者是天下大義,但都是義。
墨家追逐的,有小義,以忠、信、禮等束縛自己;有大義,維護天下蒼生的正義與仁義。
無論是小義還是大義的修行,都算是對墨家始終核心精義的詮釋。
如同第一層的節用,對於大部分墨家弟子的理解都是做到不鋪張浪費即可;但對於部分極端的墨家弟子來說,他們的理解則是是“以裘褐為衣,以跂蹻(草鞋)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而對於某些格局開闊思想精深的弟子來說,則是節約民力的使用,不過度消耗民力,使百姓疲憊。
前兩者都是對於自身的約束,是小義,而後者則是大義,但無論小義還是大義,都是有益於天下的。
試圖以大義救世愛民之人,對於天下是有益的。
而以某些道德標準約束自身,對於天下也是有益的,雖然這些溢處不過是滄海之一粟,但若是人人都能若此,天下也不會再有戰亂和紛爭,這便是墨子留下《墨經》的緣由。
至於張機理解的節用變成“你就這麼一條命,還是省著點用,別直接浪沒了”,愛惜自己的生命,不做違法亂紀或囂張跋扈之事,便是對於生命的敬畏,這又何嚐不是對天下有益的事情?
當然,支撐著張機通過《墨經》修心認可的根本原因,還是他的心底存在“義”字,是希望天下一統,萬民安泰的“義”,在意著肉食者們所忽視的百姓的“義”,是擁有著跨越時代的平等目光的“義”。
所以,張機那些在外人看來有些過於離經叛道的理解也能通過《墨經》對於修心的要求。
但在幻境世界中的數十年殺戮中,張機失去了對於生命的敬畏,失去了百姓的在乎,也失去了對於所有生命平等目光,變成了被內心的殺戮欲望和怨氣所支配的殺戮的機器,甚至會主動放任秦軍肆意劫掠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