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夏太後的臨終遺言,楚係不可信
芷陽宮內,夏太後靈前
披麻戴孝的嬴政帶領著嬴氏宗族的人為夏太後哀悼守靈。
作為古往今來罕有的勤政君王,嬴政罕見地推掉了所有的政務,守靈三日,不眠不休,不吃不喝,險些病倒於靈前。
嬴政雖然也習了武藝,但終究隻是二三流的境界,本就悲痛欲絕,又連續三日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地守在夏太後的靈前,身體自然扛不住。
但這是最後一日了,嬴政即便再虛弱,他也要送夏太後最後一程。
戰國時期,死後三日方可入土,而並非後世的七日之期,而今日便是夏太後入土之日。
嬴政坐在車駕上,親自送夏太後的靈柩前往杜東。
與華陽太後和嬴政之前的個感情截然不同,夏太後對於嬴政的的確確有著非比尋常的感情。
坐在車駕上,嬴政忍不住回想起往日與夏太後的點點滴滴。
幼年時,隨同趙姬歸國,從小經曆了各種艱難困苦的他格外早熟,分辨得出誰接近自己是出於真心,誰接近自己是為了牟利。
彼時的華陽太後雖然認了嬴子楚為嗣子,但嬴子楚終歸不是親子,認子也不過是出於利益的勾連罷了。
作為名義上的祖母,比起嬴政,華陽太後還是更喜歡嬴子楚和韓姬所生的成蟜。
雖然楚人同樣也被中原列國視為蠻夷,但自小學習中原禮節文化的華陽太後不同,她喜歡韓人出身,乖巧明禮又自小被她帶在身邊,更親近楚人和楚係的成蟜。
當然,華陽太後對於嬴政也並非沒有好感,但那為數不多的好感早已隨著趙姬的張揚而消散得一幹二淨。
隻是孝文王生前見到歸國的嬴政,便對嬴政讚歎不已,並賜予孝公傳下來,代表秦國至高無上權力的轆轤劍作為對這個愛孫的賞賜,近乎是公開表明嬴政會是太子嬴子楚將來的繼承人,所以華陽太後才選擇與嬴政初步接觸。
而不同於華陽太後的功利心,夏太後對於嬴政這個親孫是純粹出於強烈的祖孫情。
為了不影響親生兒子嬴子楚的前途,不引發華陽太後的忌憚,夏太後不敢與嬴子楚親近,哪怕是在他已然成為太子,甚至是成為秦國的新王。
於是,夏太後將對於愛子的情感也一並注入在了愛孫的身上,嬴政便是夏太後宣泄親情的那個愛孫。
所有人都認為,嬴政得到的第一筆投資,來自於同樣投資了他父親的老師呂不韋,沒有人知道嬴政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了他外部支援的,反而是那個僅僅一麵之緣的親祖母。
夏太後在宮中並不得寵,但並非沒有母族支持。
夏氏,媯姓,大禹之後也。
夏朝滅亡後,夏氏媯姓之人便散入各地,夏太後這一支是宛丘夏氏,昔日的陳國王室,被滅亡後成為了當地的貴族,成為了韓國與秦國聯姻的對象。
因此,嬴政的第一批人手,是韓人,他才有機會看到那本隻有寥寥數本未曾傳播的《五蠹》,能第一時間得到韓非的其他著作。
隻是,隨著身為韓國王室的韓姬嫁入秦國,成為嬴子楚的寵妃後,夏太後能夠給予嬴政的支持便愈發少了,以至於當初韓恒惠王與韓姬合謀進行了一場政治表演——不到十歲的成蟜入韓說服外祖父韓恒惠王贈地百裏予秦
韓姬與韓恒惠王設計的這場政治戲碼並不算高明,故事太過直白,即便是鄉野間的國人都能一眼看出這其中有些貓膩。
但無論是否是政治戲碼,年幼的成蟜的確做到了為秦國拓土,一度在立太子的呼聲上壓過了嬴政,但夏太後並沒有選擇支持同為韓人出身的成蟜,而是依舊堅定不移地支持著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