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隗狀封相,趙姬臨盆(1 / 2)

第476章 隗狀封相,趙姬臨盆

見眾人不再喧鬧,蒙驁向著嬴政俯身行了一禮,退回了武將那一列中。

嬴政不由輕聲一笑。

剛才的那一聲斷喝自然影響不到他,侍奉在身旁的老宦者令暗暗出手便將那聲斷喝阻隔在內力形成的屏障之外。

眾人見嬴政發笑,以為嬴政是氣得冷笑,連忙向嬴政請罪。

嬴政搖了搖頭,沒有計較這些事情。

他剛才發笑倒不是冷笑,更沒有生氣,隻是沒想到蒙驁會出手。

蒙嘉為人隨和,缺乏魄力,這一點他自然看得出,但也因此,蒙驁才能與其他出身各個貴族、將門的郎官都相處得很好,這一點很難得。

原本他已經打算讓老宦者令出手替蒙嘉震懾群臣了,卻沒想到蒙驁這位向來不參與朝堂爭鬥並且從不對族中子弟偏私的老將軍還是忍不住替自己的小兒子嗬斥群臣。

倒是難得。

蒙嘉也反應過來了,感激地看了一眼自己這位繼續回到武將行列閉目養神的父親,旋即從袖中取出另一份詔書。

“秦王詔,廷尉令隗狀,多年來明斷刑律,在位多年從無紕漏,擢升大秦左相!”

隨著這封王詔的宣讀,支持隗狀的官員們紛紛麵露喜色,許多投資了隗狀的權貴們也紛紛露出滿意的笑容。

而王綰和蔡澤二人,倒也沒有太過失望。

雖然三人背後的支持者為了支持他們上位而吵得不可開交,但三人彼此間並沒有什麼爭鬥。

禦史大夫亦是位高權重之職,典客所承載的大秦外交之責,亦是蔡澤最擅長的,他們對於左相一職並沒有多少執著。

嬴政將這一切都收入也眼中,親手將左相的相印遞交到了隗狀的手中,而隗狀依舊是那一副麵孔,無喜亦無悲,似乎接過的隻是一塊普通的玉石,而非大秦左相的相印。

而這,也是嬴政看重隗狀的一點。

嬴政其實對三人的抉擇很頭疼,就連呂不韋也不知道究竟應該選誰,而最後嬴政選擇了隗狀的原因很簡單。

隗狀是耐得住性子的人,他的心性,不會因為登上了左相之位而生出一些不該有的野心,比如將呂不韋擠下去成為右相。

雖說王綰和蔡澤也不大可能會如此,但王綰的性子稍微急了一些,而蔡澤的聲望太高,不利於呂不韋以右相身份執政。

當然,其中還有嬴政的些許私心。

前些時日,廷尉正告老致仕。

在廷尉府中,廷尉正是廷尉副手,協助廷尉審理獄案,相當於其他諸卿之丞,秩祿一千石,也算是大秦的核心圈裏的一員了。

如果身為廷尉的隗狀再向上升,那麼廷尉便空出了兩個最重要的職位。

而這兩個職位,嬴政打算留給數月前前往隴西郡救災有功的李斯和在潁川郡為秦國收攏韓國人心並推行秦法的韓非。

韓非自秦國伐韓開始便在韓國推行秦法,走遍了韓國的每一個角落,深入鄉裏,從小聖賢莊忽悠來不少對精通法學的士子一同入潁川郡普及秦法。

皇權不下鄉,但當這些個士子和不少識字的秦軍將士一同下鄉為民眾普及秦法,那麼地方三老對法律的解釋權便被大大削弱,至少民眾不再會對於三老們解釋的律法深信不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