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到底是怎麼賺錢的(1 / 2)

銀行有了儲蓄金之後都能用來做什麼呢?還有賀天高又是如何在烏拉那邊謀取巨額利益的呢?

第一用來放貸投放。

放貸款是最賺錢的一項業務,也是銀行最賺錢的核心資產。

銀行會把攬儲回來的錢,分部分出去,貸給個人或者企業。

比如銀行攬儲並放貸款500盧布,然後就吃利率差賺錢。

按照活期利率2.88%,定期利率8%計算,那麼給活期儲戶每年的利息是14.4盧布,或者給定期儲戶每年40盧布的年利息。

而貸出去的,通常年化利率高達百分之二十四左右。

500盧布一年後就能收獲120盧布的利息。

120盧布減去14.4盧布,或者120盧布減去40盧布,其中的差價就是銀行賺走了。

當然鑒於烏拉國這邊的特殊情況,把錢放貸給別人能虧死。

因為盧布貨幣會持續大幅度貶值,到時候人家把錢還上,自己也是根本賺不到錢的,還會巨虧。

道理很簡單,跑不過通貨膨脹唄。

第二儲蓄金用來投資。

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它們也會把儲戶的一部分存款用來投資,通過投資的方式把這些錢利用起來,采取錢生錢的方法。

比如銀行可以用來炒股、炒期貨、炒基金等等。

還可以購買其他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或者購買國債等投資行為。

這點是賀天高主要做的業務,他要投資資產資源,投資證券股票。

現在烏拉國已經進行了國有資產的改革。

將蘇連留下來的國有企業全部兌換成有價證券,分給烏拉國的公民,並允許其自由拋售。

美其名曰增加國民凝聚力,提高政府威望。喵喵尒説

可正中以美麗國為首的其他國家下懷,利用烏拉銀行的政策漏洞,在其大肆開設私人銀行。

之前就說了,烏拉的國有銀行利息低,且服務態度不太好。

就這樣,那些國外的私人銀行靠著香濃的咖啡和優質的服務,就把客戶給攬了過去。

沒過多久,私人銀行便超過國有銀行。

等到烏拉的大部分存款都轉移到私人銀行後,又怎麼樣了呢?

美麗國又利用媒體公信力,大肆散播恐慌言論,聲稱證券沒有價值,隻有換成錢才是最穩妥的。

於是民眾不明所以,但看到許多人將證券轉化為現金,紛紛效仿,將手中證券以極低的價格賣給眾多“幕後黑手”。

這樣一來,蘇連留下的產業、裝備等資產,不知不覺中轉移到了幕後黑手的手中。

最後盧布貶值,手裏的錢不再值錢的時候,就意味著個人財富蒸發了。

這時候財富已經轉移到幕後黑手的手裏。

現金是貶值了,可那些資產、能源、公司卻沒有貶值。

一環扣一環,全是幕後之人布下的套。

整個事件經過聽起來挺簡單,可那都是多少年後才分析出來的。

當時做的隱秘且又高深,那隻大手推動著全盤布局,每一步都精心策劃,步步都是精妙絕倫。

這就是金融戰爭,不費一兵一卒,卻可以不動聲色的卷走巨量財富。

最後的最後,儲戶的錢和借貸的盧布怎麼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