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能幹的小廝(1 / 2)

傅斯年有點悶悶不樂,本以為是工作成績,沒想到馬屁沒拍成,還惹來一通批評。

好在看樣子也不是太大的事,不就是個太尉嘛!

咱好好鑽營,有宋徽宗托底,還怕升官慢嗎?

王城隍還在等傅斯年喝酒,傅斯年以前休假都是不帶著記憶的,從未在陽間接觸過地府的機構。

來了幾次,都因時間緊迫沒仔細看,隻知道是個獨立於世的空間。

因為還要回端王府,傅斯年隻是淺嚐輒止,沒有多喝。

倒是王城隍酒意正酣,不停地誇好酒。

這就叫好酒了?

宋代的釀酒技術雖然已經比較發達,但高度酒這一塊兒還是稀缺。

這不也是個門路嗎?正好趙佶念叨過最近花銷大,回頭開鍋蒸酒,給他露一手,也好提升一下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心裏有事,傅斯年隻說還有工作,辭別了興致正高的王城隍。

剛回到府中,就有人通知傅斯年:端王找他。

不好!本想今天無事,怎麼剛回來趙佶就找他?

盡管沒多喝,但身上總歸有些酒氣,恐怕趙佶要挑毛病了。

目前傅斯年還沒證明自己的價值,要是惹他不高興,可就不好找補了。

趕緊漱了口,又跑了幾步發汗,傅斯年這才到書房來見趙佶。

這個時段是趙佶的創作時間,進門後發現趙佶正在運筆,傅斯年站在邊上垂手侍立。

今天趙佶是在寫字,傅斯年自己的字雖然寫得爛,但字寫得好壞還是能看懂的。

趙佶別看當皇帝是差生,其他方麵可都不差。

瘦金體是仿宋體的原型,現代人十分容易辨認。

趙佶正在寫一首小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嗯?這不是李清照的詞嗎?

傅斯年回憶了下這位千古第一才女的生平,這才記起,如今她應該還沒出嫁,正在汴梁。

趙佶寫完後,吹了吹墨跡,傅斯年將熱茶給他續上,適時奉承:

“殿下這字寫得已經帶了仙氣兒,直追當年的書聖,蘇、黃、米、蔡給殿下提鞋都不配!”

正吸溜茶湯的趙佶多少有點嗆到,嗔怪地看了傅斯年一眼:

“胡說!即便我這字寫得好,也不能貶低本朝的四大家呀!不學無術!嗯?還喝酒了?今天罰你作詞,作不出自己領罰!”

話雖這麼說,可到底心裏美滋滋的,即便聞到了酒味,他也沒責怪傅斯年,隻出了個小小的難題。

傅斯年自然不能怠慢,但也不能剽竊後世的佳作,以免跟自己當前表現出來的水平不符。

忽然靈機一動,看到了趙佶剛抄的小令,於是脫口而出:

昨夜飲酒過度,迷醉不知歸路。

撩襟解輕鬆,偶入密林深處。

嘔吐,嘔吐,驚起男女無數。

……

“噗……咳咳,狗才!挺有意境的一首小令,到你嘴裏如此粗鄙。”趙佶到底還是噴出來了。

傅斯年趁熱打鐵:“殿下,不是我放蕩誤事,而是有了好買賣,我這才品了些酒。”

“小人發現,這京城的酒樓雖多,可酒卻一般。我少時曾遇到一個老道士,見他獨自釀酒,那醇香的味道至今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