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為君者,易事耳(1 / 2)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

受災的各地陸續傳回消息:今年的收成照比往年雖有下降,但遠未達到影響民生的地步。

整個朝堂都在緊張的忙碌著,統計、調撥、控製物價……

趙佶下令,依據各地的實際情況減免賦稅,讓關中的百姓平穩渡過今年。

百忙之中,戶部的一則奏報引起了他的注意。

奏章上顯示,傅斯年的商行在一個多月以來,陸續上繳國庫數萬貫,說是售賣雞鴨的收益。

大災過後,許多雞鴨早已出欄,再養下去也沒有好處,隻能大量上市用以獲利。

各地廂軍的大農場紅紅火火,早已留足了用於繁育的雞鴨。

一千萬隻成年雞鴨,有七八百萬隻上市。

趙佶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這個錢,戶部不能要吧?反倒是應該撥款補給你!朝廷賑災,你個人出了三十萬貫,這算怎麼回事啊?”

當傅斯年表示不用的時候,趙佶撇撇嘴:“讓你收你就收,看不起誰呢?朕富有四海,大家大業的,還差你那點?”

傅斯年笑著搖頭:“官家,真不用!我不是假客氣!”

之後他解釋了一番,又得到了趙佶的誇讚。

原來傅斯年回程之前,早已注意到了廂軍大營周圍的集市,趁著蘇轍、侯蒙都在時,就此將農貿市場形成了定例。

而他有運輸的便利,可以將各地特產以低成本運輸,有利地促進了商品流通。

廂軍飼養的雞鴨個頭大、肉質肥美,尤其價格還便宜。

同樣是賣50文一隻,廂軍農場的雞比普通的重了將近兩斤!

如今廂軍飼養的雞鴨、售賣的雞蛋已經形成品牌效應,在汴梁那是供不應求。

不算蛋類,單是八百萬隻雞,就售出四十萬貫,扣除廂軍自留的一部分利潤,傅斯年自己早已回本。

戶部收到的廂軍上繳,是農貿集市後續的上繳,今後將形成穩定收益。

侯蒙目前主持戶部工作,看過明細後拍案而起,大呼:“要都像傅斯年這麼操作,戶部的工作可就好幹了!”

底下的郎官也很激動:這麼多年都是往外撒錢,終於見到回頭錢了!

……

趙佶把玩著青花瓷,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幾個月來,青花瓷已經開始暢銷,給朝廷又增加了一筆收益。

汝州本季的賦稅大幅增長,已經趕上了大中型州郡。

沒想到自己一時興起,還成了利國利民的好事。

玩樂能賺錢,賑災也能賺錢,年哥兒簡直是經商的奇才,是當代的陶朱公範蠡!

想到範蠡,趙佶的腦海中,又浮現出那個手持青花瓷的倩影。

我的西施在哪裏啊!

李師師在哪?被傅斯年轉移了。

一來她年紀還小,傅斯年不想這麼早就用上這張牌。

人都有個審美疲勞,後世的英吉利王妃多漂亮?那王子楞是找了個比自己歲數大不少的情人。

總之男人就是這麼個物種,家裏哪怕有個天仙,他也覺得外邊的野花新鮮……

第二點嘛,還是有暫時吊著趙佶的意思。

來得容易、去不可惜,就得是帶點曲折,才能讓趙佶更加珍惜。

……

建中靖國元年,就這樣平安地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