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褒貶不一(1 / 2)

名聲再大,眾人也沒親眼見過。

一群敢殺官造反的土匪,指望幾句話就嚇住他們是不現實的。

晁蓋其實也不太想招安,因為他自己也是屬於有前科的那撥人。

但經過觀察後他發現,這事還真不能武斷。

梁山上目前所有會領兵打仗的頭領,幾乎全都支持招安。

以前打擊地方豪強的時候,這些人全都爭著搶著上陣,哪怕遇見節度使之類的敵人都不怵。

怎麼這回來了個太尉,他們就全都慫了呢?

他哪裏知道,這些頭領本就是傅斯年的人啊!

打擊地方豪強是任務,現在老大親自來收網了,大家都等著回去立功受獎呢。

有鑒於此,晁蓋沒有武斷,而是想了個折中的辦法:

“且看朝廷對我等是什麼態度吧!我倒想會一會這位傅太尉,看他是否真像眾位兄弟說的那樣有本事……”

吳用在一旁補充道:“朝廷此次可並非隻是商量!據探子回報,青州知府張叔夜整軍備馬,聲勢極大。若是招安不成,怕是下一步就要攻打了,此事不得不防!”

宋江道:“軍師說的極是!我梁山向來義氣當先,在三山五嶽中多的是兄弟。不如將他們都請到山上入夥,既壯了聲勢,也讓朝廷有所顧忌,如何?”

他指的當然就是二龍山、少華山等地。

那幾位心知肚明的更是心中偷笑:“那也是太尉的人!”

於是紛紛讚同,隻等屆時一並解釋清楚。

晁蓋還挺高興,覺得這下更加進退自如:“如此,就辛苦公明賢弟了!”

商議完畢,宋江迅速行動,有的地方寫信、有的地方派人,比較重要的地方就親自去。

他親自去的頭一處就是二龍山,隻因為這裏的勢力最大。

魯智深與楊誌畢竟都是正牌的軍官,收攏了原先的嘍囉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很快就練出一支強兵。

暗中有傅斯年的接濟,時常還接受點指派下來的任務。

任務的內容多是攻打某地的豪強,每次都收獲頗豐。

漸漸地,二龍山善戰、豪富的名聲就傳揚出去,梁山曾多次拉幾人入夥。

可大頭領魯智深和二頭領楊誌始終沒同意,隻說二龍山位置便利,不忍放棄。

但因為接觸多了,二龍山與梁山時常互通有無,甚至梁山還能從二龍山買到製式的軍械。

時間久了,兩家也就如同一家似的。

這次宋江本以為要費一番功夫才能說服魯智深二人,沒想到剛一提出,他和楊誌就答應了。

宋江大喜,直誇幾人義氣深重,遇到大事不退縮,真是重情重義的好漢。

魯智深和楊誌對望一眼,都有點難為情。

希望到時候宋江別惱他們吧……

如此過了十多天,陸續有不少人馬上了梁山,一時間八百裏水泊聲勢大振,隻等朝廷招安的使團到來。

這日探子來報,有大約千餘人的隊伍正向梁山進發。

那探子稟報說:“一千人馬皆是騎軍,軍陣甚是齊整,牌號打的是‘捧日’。更顯眼的是旗牌,足足掛是十幾麵。有的寫太尉,有的寫國公,什麼殿前司、招討使,小的幾乎看花了眼也沒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