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廣的詔令下,宇文述和右侯衛將軍屈突通馳援東都。
大將來護兒也停止了對農民起義軍的圍剿,還師西進,對包圍洛陽的楊玄感形成反包圍態勢。
一時間,剛剛冒頭的楊玄感,立即處於四麵受敵的不利局麵。
相比他的父親楊素,楊玄感各方麵的素質可就差遠了。
情知各路大軍將至,他怕了。
老三已經先走一步,接下來一家人怕是要整整齊齊的了。
隨後,屈突通引兵屯河陽,宇文述尾隨而至,真是步步緊逼。
此時李子雄和李密一起建議:解除了對東都的包圍,率軍西進,準備奪取關中。
李子雄總結道:“洛陽的援軍到了,我軍屢敗、不可久留。不如直入關中,打開永豐倉,以賑濟窮人,三輔可指揮而定。占據糧倉後,再向東爭奪天下,這也是霸主之業。”
剛好華陰的各位楊姓請求當帶路黨,楊玄感於是放棄洛陽,西取關中。
臨走還不忘吹牛:“我已破了東都,要奪取關西去了。”
應該說這個計劃是可行的,以廣闊的關中平原作為基業,的確能成大事。
可惜楊玄感能力有限,又不明白一個道理:出頭的椽子先爛!
他自以為自己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在別人眼裏卻成了拋磚引玉,而他就是那塊磚。
許多人都在等著看他的笑話。
宇文述人領軍窮追不舍,楊玄感跑到弘農宮時,有弘農楊氏的族親攔著楊玄感說:
“弘農宮兵力空虛,又有很多糧食,容易打下來。這樣進可絕敵人的糧食,退可占取宜陽的地盤。”
楊玄感覺得有道理,留下攻弘農宮。
但他卻忘了一件事:楊廣也姓楊!
弘農楊氏的分支多了去了,弘穀太守楊智卻是忠於朝廷的楊氏。
他用計阻撓了楊玄感三天,正是這寶貴的三天,令楊玄感就此沒了退路,最終飲恨西北。
楊玄感打了三天沒打下來,追兵卻是趕上來了。
無奈之下,他隻能領軍往西到了閿鄉。
宇文述、刑部尚書衛玄、左禦衛將軍來護兒、右侯衛將軍屈突通等各路隋軍蜂擁而至,將楊玄感圍在了盤豆。
楊玄感此時卻再次犯下大錯。
若是能狠心留下一部分軍隊斷後,他仍有可能成事。
可惜他就屬於那種能避開所有正確選項的“聰明人”。
楊玄感自持勇力,布陣連綿五十裏,打算與官軍決一死戰。
可他勇,對麵全是勇冠三軍且經驗豐富的將才。
楊玄感一天之內接連大敗,不得不且戰且走。
眼見無處可逃,又在董杜原擺下戰陣,再次與宇文述等人大戰。
然而這次敗的更慘,可以說是褲衩都輸沒了,僅率十餘騎逃往上洛。
逃到葭蘆戍,楊玄感窘迫無比,隻能與弟弟楊積善步行。
耳聽追兵將至,他自知難免一死,對楊積善說:
“老幺,事情敗了!大丈夫不能辱於小人之手,你幫我全了體麵吧!”
說罷,將刀遞給了楊積善。
楊積善苦著接過刀,眼睛一閉,一刀砍死了楊玄感。
剛想自盡卻來不及了,被追兵一擁而上擒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