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須陀本可以不死的。
當日被瓦崗軍誘敵深入,張須陀力戰得以突圍,但見部下仍然被圍,遂再衝進包圍圈營救。
如此往複四次,其部下皆敗散。
尤其是身邊兩員猛將都不在身邊,秦瓊與羅士信被他派往別處防禦。
最後一次突圍無果,張須陀仰天:“兵敗到了這種地步,哪還有臉麵見天子呢?”
於是下馬與敵軍交戰,被李密、翟讓等人斬殺,時年五十二歲。
所部官兵盡夜號哭,數日不止。
消息傳回洛陽,楊廣心疼得直拍大腿:“國之幹城、君失心腹啊!”
這幾年,隋朝的江山社稷可以用一句話形容——破鼓萬人捶!
農民義軍、世家門閥、地方豪強,都覺得能從亂世中脫穎而出,建立新的王朝。
而目前支撐隋朝屹立不倒的,一個是遼東的傅斯年,另一個就是張須陀。
他簡直就是個救火隊員,哪裏有事他就去哪裏,楊廣對他非常依仗。
尤其他還是個心思很簡單的武將。
不參與朝政,也不分辨是非,隻遵循一個原則: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如今張須陀這一去,楊廣手頭上幾乎沒有能替代他的人。
有能力的人不是沒有,還很多,但都不如張須陀可靠。
在更高的層麵上,隋朝同樣少了個重要人物——宇文述。
雖說宇文述到了後期比較跋扈,但始終還是忠心的,對穩定朝局起到了正麵的作用。
可是今年他也沒了。
他的兒子們還都野心勃勃,曆史上甚至直接做掉了楊廣。
沒錯,宇文述的大兒子叫宇文化及!
……
楊廣讓來護兒接替宇文述,擔任左翊衛大將軍,並進他開府儀同三司。
來護兒目前是軍方最有威望的大將,由他穩定局麵最合適。
領兵平叛招討之人,楊廣選定了裴仁基來接替張須陀。
應該說楊廣這兩個任命,眼光還是很獨到的。
來護兒不用說了,功勳和能力在那呢,毫無爭議。
裴仁基其實挺考驗眼力的。
楊廣看中他,不單是因為他過往的履曆不錯,更重要的是他還有個好兒子!
裴仁基的三兒子叫裴行儼,乃是軍中數一數二的猛將。
剛入伍的時候曾在張須陀麾下鍛煉過。
不久之後張須陀就告訴楊廣,此子將來必是萬人敵的勇將。
裴行儼這個名字不太出名?那再換個叫法——裴元慶!
就是隋唐演義裏排第三條好漢的那個!
花了半年時間穩定局麵,楊廣在全體朝臣的反對下,再次點兵增援遼東。
楊廣非常不理解眾人的態度,為什麼要反對?
難道你們不知道喪屍的可怕?
其實還是他對人性沒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包括來護兒等人,其實都沒親眼見過喪屍。
而上次隨楊廣去過遼東的幾個大臣則認為,遼東有堅固的城牆,還有堪稱大隋第一名將的西涼王傅斯年守護,應該是萬無一失。
但他們都不知道,此刻傅斯年為了減少遼東防線的傷亡,已經決定冒死潛入高句麗境內,對弗拉德和高元等吸血鬼展開斬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