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有道全真(1 / 2)

武德三年,京畿一帶出現大範圍的旱情,百姓苦不堪言,紛紛向沿河的寺廟獻祭求雨。

作為京城鼎鼎大名的真人,傅斯年不免也被求告過。

就連李淵本人也上到鳳鳴山的太和宮焚香禱告。

禮儀完畢,李淵找到了傅斯年:

“真人,還請憐憫長安百姓,今年的旱情很嚴重啊!明年怕是要餓死人的!淵懇請真人開壇作法祈雨!”

傅斯年沒有一口答應,直覺這裏麵肯定有什麼問題。

洪澇幹旱等天災一般都是有定數了,現在幹旱,必然不是本地龍王故意克扣,那是犯天條的!

最終傅斯年答應李淵一定會做,但需要一定的準備時間。

私下裏,傅斯年先找到關鍵人物問問原因。

自古以來有八水繞長安的說法,而在八大水係中,涇河無疑是離得最近的一條河,直接穿城而過。

天色漸暗,傅斯年微服來到涇河邊的一座龍王廟中,等人們紛紛離去後,手掐法訣,給涇河龍王發出邀請見麵的信號。

不多時,一陣微風襲來,從神像中走出一人,正是涇河龍王。

“哎呀呀,是傅專員!可真是稀客呀!從前專員多在海上馳騁,與我嶽丈一係往來密切。如今回到內陸,卻不常與我等河龍王來往,可是嫌棄我們地位低微來著?”涇河龍王見麵就是假意問罪。

“老龍王這可是冤枉我了!令郎與我相交莫逆,對您我尊敬還來不及,又何來嫌棄之說?再說如今涇河一脈占運河之利,水脈興盛。大王乃是八河都總管、司雨大龍神,誰又敢小瞧?”

攀情誼、提功勞、戴高帽,傅斯年幾句話說得漂漂亮亮。

涇河龍王果然受用,親近地拉住了傅斯年的手:“還要多謝傅專員對我家的提攜呀!專員以後住在長安,沒事可要常來我龍宮裏坐坐!”

傅斯年回道:“那以後我喊您一聲老叔,你叫我一聲賢侄,省得聽著外道!”

老龍王欣然應允,雙方互相抬了半天轎子,才慢慢進入正題。

當傅斯年問了幹旱的原因後,涇河龍王也是一臉無奈:

“賢侄,不瞞你說,我也是身不由己呀!何時行雲、幾時布雨,得水多少刻,全由天庭統籌計劃。偶有額外的旨意,也有天使提前通知,並反複核對。這次的幹旱本就在計劃之中,那是上頭的意思啊!”

傅斯年聽了也感到為難:這下不好辦了,龍王怕是也不好幫忙。

絞盡腦汁,他才想到一個公關的方向,試探著問:“老叔,天庭分配雨數不均的根本原因,其實就在於讓民眾知道龍神的重要性,通過偶爾的幹旱,讓百姓更虔誠地求雨。根本原因還是在於香火,你說對吧?”

見涇河龍王點頭,傅斯年繼續道:“那麼我隻要保證百姓都信服,香火年年足額,是不是就可以稍稍變通一下?”

“比如說,在某些幹旱的時候,老叔你打幾個噴嚏,這雨不就來了?另一些洪澇之年,您再收起一些雨水……”

“這樣不同年頭之間,互相分潤一些雨數,豈不是年年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更顯龍王的功德。”

涇河龍王細細思量,緩緩點頭:“我等又何嚐沒有惻隱之心?以前倒也幹過類似的事,可幾次險險被上頭追查,就因為無法平衡各年頭之間的雨量。我們都是一群老糊塗,哪能算明白那麼細的賬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