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最後的饋贈(1 / 2)

大中十四年(860年)

後世被稱為“小太宗”的唐宣宗李忱剛剛去世不久,繼位的唐懿宗李漼第一次主持掄才大典。

主考官是禮部侍郎裴坦,此時他正麵臨一個難題。

大中之治在許多方麵都起到正向作用,但對於科舉的徇私舞弊行為,一直沒有做出什麼改善。

本來是為寒門士子開辟的上升通道,如今卻淪為士族攫取利益的手段。

裴坦素有清名,當年還是判官時,就與杜牧為友,為人所稱道。

但這次他麵對的是當代重陽天師。

重陽宮自安史之亂以後,一直是大唐皇室的堅定支持者,多次解決皇室危機,甚至還救過皇帝的命。

這一次,重陽天師親自來找他說情,要他錄取一個考生,在裴坦看來是很不尋常的,斟酌著問:

“天師,敢問這黃巢與重陽宮有什麼關係?”

傅斯年搖頭:“沒半點關係,我都不認識他。”

裴坦更加不解,問:“那可是有其他權貴請托到你這裏了?”

“亦不曾!”傅斯年還是否認。

“那我就不明白了,既然毫無瓜葛,天師為何給個不認識的考生說情?”裴坦問。

“裴侍郎,這裏有首詩,請你聽一聽。”

傅斯年頓了一下,就將那首著名的《不第後賦菊》念了出來: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

裴坦聽完眉頭都快擰到一起了,不悅道:

“這是何人所作?不僅文采欠缺,還透著一股邪氣!若是天師所說的考生所作,請恕我無論如何不能通融!”

傅斯年道:“卻不是他所作,或者說,他現在還沒有作這首詩。那天我在修煉中,心血來潮,忽然算到我大唐有劫難。”

“經過幾次推算,卦象指向了這個叫黃巢的人,讖語就是這首詩。裴侍郎應該能聽出這首詩潛在所指,所以我才來找你。”

裴坦滿臉不可置信,問道:“天師的意思是,此人日後會犯上作亂,甚至還有可能危及到我大唐社稷?”

傅斯年點頭:“目前我也隻能如此理解了。但卦術畢竟不能作為定罪的理由,我們也不能以莫須有的罪名抓捕一個士子。”

“所以,你就想讓我將此人錄取,以斷絕他以後作亂的可能?”裴坦算是理清了傅斯年的思路。

但很快又問:“若是此人真有異誌,中舉做官了,豈不更容易成事?”

傅斯年大笑:“裴侍郎糊塗了呀!進入官場可就身不由己了!再說不還有你在朝中觀察他嗎?據我推算,裴侍郎乃宰輔之材!”

“我的意思是,要把此人架起來。既不打壓、也不提拔,以免使其滋生野心。一個人的棱角,會在官場中漸漸磨平的。”

裴坦聽到傅斯年說他有當宰相的命,一時間也有點激動。

那是重陽天師啊,看人的命格從不出錯!

聽完前因後果,裴坦盡管還是覺得有點虛無縹緲,但還是同意了傅斯年的請求。

一個月後,禮部貢院。

南院的東牆外,擠滿了等待放榜的學子。

有詩雲:亦從南院看新榜,旋束春關歸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