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別出心裁(1 / 2)

崇禎二年的春天,當外麵已經冰雪消融的時候,紫禁城裏卻刮起一陣陣寒流。

還有半天,就要進行崇禎朝的第一次君臣對決,一邊是看似勢單力孤的皇帝,另一邊是眾誌成城的東林學派。

但是,東林黨人們恐怕想不到,他們將要麵對的並不是傳統手段。

領先幾百年的理念,將會使出他們意想不到的手段。

自古以來,為何文人的地位高?

不單單是因為他們屬於士族階級,掌握著巨大的力量。

更因為他們手裏有筆,輿論宣傳陣線向來是由他們把持!

但他們的手段單一,頂多能做到“天下轟傳”,其實就是口口相傳。

哪能比得過後世的宣傳手段?

再說他們要阻止科舉改革是為了自身利益,可他們的阻攔也直接損害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比如此時此刻,城東的國子監內,正在進行著激烈的演講。喵喵尒説

“同窗們,明天朔望朝,我們一定要去聲援陛下!那些無恥的官僚,為了自己的利益,聯合起來阻止聖上對科舉改製!”

“他們枉顧萬千學子的訴求,隻為保住自己的權勢,隻是一群屍位素餐的蠹蟲!聖上英明睿智,卻眼看要受製於朝臣。”

“那些官員想阻擋我們的前途,大家夥兒能答應嗎?”

人群中有幾人帶頭,高聲喊:“不能,不能!”

學子本來就多是熱血青年,隨著他們一次次地呼喊,漸漸感染了其他人。

漸漸地,呼聲越來越大。

站在高台上的人繼續鼓動道:

“我們要讓陛下看看,他不是孤軍奮戰!萬千學子,會站在他身後搖旗呐喊!同窗們,明天我們要到午門外去聲援陛下!”

“好,同去!”無數人呼應。

消息在國子監裏傳開後,很快就形成燎原之勢,幾乎人人都在做準備。

有些學子比較有組織能力,帶領大家準備明天要用的東西,跟東林黨人一樣,他們也是鋪開桌子寫字。

隻不過寫的東西不一樣,監生們是在寫標語。

也不知道誰出的主意,建議大家拉上橫幅,手持醒目的標語,上街宣告眾人的訴求,讓民間的百姓也知道怎麼回事。

這不妥妥就是近代的學生遊行嗎?

不用問,肯定是傅斯年暗中指使人教他們的。

國子監四學,人數總計大概有六七千,在永樂年間甚至有近萬人,早已成為明朝的大學城。

這批人要是走上街頭,必定是一幅壯觀的景象。

……

此時的城中,到處有錦衣衛的密探。

他們脫下官服,化身民眾,在街頭巷尾引導著輿論。

對於當前態勢,東林黨人還是有所察覺的。

在他們的聚會地點,韓爌正大聲發言:

“一定要把這股歪風邪氣壓下去!這是密諜在暗中引導民意,是對我們無恥的抹黑!請大家發動學生、同鄉,一起為正義發聲!”

隨著他的鼓動,有不少人匆匆離去,應該是按照他的指示去做了。

就這樣,大明京師在二月的最後一天裏,顯得特別浮躁。

這夜,許多人徹夜難眠。

三月初一,晴。

當第一縷陽光灑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早有無數大臣等在午門外。

剛到卯時,宮門緩緩打開,大臣們魚貫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