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京師已是下過幾場大雪,人們在隆冬刺骨的寒冷中,小心地傾聽著城外的聲音。
四門早已關閉,百姓們議論紛紛,都說城外圍的全是女真人。
一切傳言終於在炮聲響起以後落定——後金真的來了!
聽說和看見絕對是兩回事,當朝臣們已經能在城頭看到女真人的身影時,一個個都慌了。
“陛下,請下旨命傅斯年領兵與建奴決戰吧!”
“不成,萬一打輸了,京師可就危險了!應該令其率軍進城。有他們那的幾萬人,京師估計就守住了!”
“萬萬不可!傅斯年縱敵深入、擁兵自重,這時候放他進城,沒準會發生什麼不忍言的事啊!”
……
麵對一鍋粥似的局麵,崇禎確實有些拿不定主意。
試探著向孫承宗問道:“大學士,此時該當如何?”
孫承宗衡量利弊,稍有些猶豫地答道:“那就請陛下給傅斯年去一封旨意,令其相機尋求與後金決戰吧。”WwW.com
“但最好是在城外不遠,這樣既能護衛京師安全,必要時城上也可以發炮助戰。”
這是他能想到對傅斯年影響最小的辦法,畢竟就算是他,也不能跟整個文官群體對抗。
首輔本就是代表文官集團,若真的事事都與整個群體作對,他這個首輔也當不下去了。
對崇禎也是如此,他確實有心替傅斯年做主,可是他沒那個力。
而且因為不為人知的原因,此刻的崇禎對傅斯年也有一絲埋怨。
最終他采納了孫承宗的建議,多少也讓文官們消停了一些。
……
傅斯年收到旨意後,仔細琢磨著裏麵的意思,忽然覺得崇禎這次不完全跟他站在一邊了。
“這裏頭有問題啊!那十二條罪狀別人不明所以,他自己應該最清楚,我幹的這些事都是跟他講明白的,錢也是他收的,他沒道理還有懷疑呀?”
再仔細看那些文官羅列的罪狀,也就是靳小天的事還值得一說。
“先不管他,等打完仗,我去問問朱天大帝,他應該最了解自己是怎麼想的。”
放下外務,傅斯年繼續專心研究如何與後金決戰。
這次是賭國運的大戰,容不得一點馬虎。
好在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不但有滿桂、盧象升等人參謀,還有地府給他製定方案。
十五日,大戰開啟。
皇太極吸取了之前的教訓,決不展開大兵團衝鋒。
而是將軍隊分成多股小隊,少則千人,多也不過三千,不停跟明軍主力繞圈子。
通過在通州的勝利,後金得到一定的補給,此刻不怕跟明軍拖延。
畢竟明朝的京師不可能一直關閉,一座城市上百萬人,本身的產出是不足以供應的。
封城每多一天,城內的慌亂就增加一分,這一點皇太極是有恃無恐的。
一連多日,明軍主力都抓不住女真人的影子,反倒是因為行動緩慢,有部分後勤輜重被後金軍襲擊。
有鑒於此,滿桂和盧象升積極請戰,要求帶精銳騎兵追擊。
盧象升的請求被批準了,滿桂被傅斯年留了下來。
“滿總兵,衝鋒陷陣的事情交給年輕人去做,你坐鎮中軍替他壓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