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東決首戰,騎士展現出來的實力,已經是碾壓熱火級別的了。
像雅虎Woj、ESPN的馬克·斯坦恩,對這輪係列賽的預測,都已經到了非常極端的——“騎士將會橫掃熱火。”
而像紮克·洛維這種中立派,對這輪係列賽的預測,也已經到了——“最多六場比賽內,騎士將淘汰熱火,晉級總決賽。”
就算是布萊恩·溫德霍斯特、達夫·麥克梅納明這種詹係記者,對這輪係列賽的預測,也一陣搖擺,擺到了——“熱火還有還手之力,但騎士將在搶七之戰中,戰勝這支熱火。”
總之就是,已經沒人覺得這支熱火還能衝過騎士,打進總決賽了。
於是乎,肯尼·史密斯這種比較感性的球評家,就發出了感慨——
“兩年前,熱火三巨頭成軍時,所有人都在驚呼:NBA要大結局了,熱火要統治未來十年的NBA了。”
“誰又能想到,這支熱火頭年總決賽輸給了沒人看得上的達拉斯小牛,第二年,又要輸給勒布朗·詹姆斯曾經拋棄的母隊了。”
“這告訴我們一個什麼樣的道理?我覺得是走抱團的捷徑,走到最後收獲的不一定會是成功,有可能會是更令人深刻的失敗。”
但也有人覺得,不是抱團不能收獲成功,而是,成功,並不是簡單的球星堆積。
“為什麼這支看上去平平無奇的騎士能夠橫掃當今聯盟?原因就在於,這支騎士的球隊配置合理。”
“為什麼控衛、小前鋒、大前鋒以及中鋒位置的主力都是明星球員的尼克斯會毫無還手之力的敗在騎士手中?因為尼克斯忽略了防守。”
“為什麼擁有巔峰三巨頭的熱火也被騎士痛打?因為三巨頭的風格特點是互斥的。”
這時,就有人提出——
“如果當初帕特·萊利選擇留下林禹,10年夏天再留住德維恩·韋德,拿下克裏斯·波什,或許現在橫掃聯盟的就是這支熱火了。”
“勒布朗·詹姆斯比林禹差在哪?東決G1的表現已經說明了一切,如果非要細致的分析,我覺得和球權占有率有關,林禹可以完全不控球,也可以發揮他的作用,但勒布朗·詹姆斯不行。”
“林禹這樣的球員,他可以適配任何的隊友,而勒布朗·詹姆斯,他對隊友的要求就太高了。”
……
輿論一邊倒,就好像東決已經徹底結束了一樣。
勒布朗·詹姆斯並不服輸,不過主要的原因是,他服不了這個輸。
要是今年,熱火真的輸了,那三巨頭就會成為人們口中的笑話,emmm……實際上,熱火三巨頭已經被當成是笑料,除非,他們能夠逆轉這輪東決係列賽。
於是,第二場,詹姆斯發力了。
開場,他就在嚐試一些中遠投,說起來,詹姆斯對他自己還是很了解的,他知道,投開中遠投的他,和沒有中遠投的他,完全就是兩個人。
投開中遠投的他,可以和林禹一樣,縱橫全場,也就是所謂的全力詹了。
沒有中遠投的他,那就是普普通通一老攤,有時能靠著隊友贏球,而贏不了球的時候,他也能靠“合理”的出手選擇,刷出不俗的數據。
這場比賽,詹姆斯靠著他的“努力”,投出了他想要的中遠投。
但詹姆斯沒想到的是,林禹上一場的全力林模式,其實還是留了一手的。
沒錯,林禹人稱留一手,他永遠有底牌留著。
不過這場比賽他掏出的底牌,是世人皆知的,因為常規賽的時候,他用過。
簡單來說就是,過掩護直接扔三分。
這種打法,很看天,就和詹姆斯一樣,很考驗手感,但勝在高效,一旦投開了,那就誰也擋不住。
林禹對自己有信心,原因就在於,季後賽打到現在,他狀態很熱。
於是,這場比賽,就在詹姆斯爆發,把比賽拖到第四節的情況下,末節的決戰,林禹靠著這套簡單粗暴的打法,聯手洛瑞和替補的丹尼·格林、錢德勒·帕森斯,單節扔進去11記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