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速路上(1)(2 / 2)

成渝之好像知道韓鋒有這樣的疑問,沒等韓鋒發問他便接著說道:“這個決策的確有些突然,但是水木控股集團的有關領導專門對這個事做了特殊的指示。對於咱們這樣一個企業而言,這就是政治任務,必須完成的。況且就我個人而言,我也希望醫學產品早一點上市,難度肯定是有,但這個事必須要有人去做,我給你三天的時間,你好好考慮考慮,考慮清楚了告訴我。記住!如果你能做呢?咱們就簽下軍令狀,要人、要錢、要支持我都給你!當然如果你不想做,也不用有壓力,你就繼續踏踏實實搞好現在的科研銷售,醫學銷售我會另請高明的。”

韓鋒被成渝之這種毅然決然的態度搞的有點震驚,他知道這裏麵肯定有一些他不知道的原因在起著作用。幾年的銷售生涯使他的性格沉穩了很多,他覺得有三天的緩衝期是好的。因為以他對成渝之的了解,成渝之無疑是一個相當理性的人,在他的麵前不論是說YES還是說NO都要有一個很靠譜的說法,所以韓鋒需要思考、需要琢磨。

韓鋒屬於七十年代末期生人,千禧年畢業於一所北方的綜合性大學,因為不願意讀研了,所以就一個人跑到京城來做北漂。不知道算是韓鋒的命好還是不好,他的北漂生涯並沒發什麼可歌可泣或者是回腸蕩氣的故事,一切起步於平淡也歸結於平淡。

目前他供職的這家凱普公司,也是他步入社會以來唯一供職過的一家公司。那時他剛來京城,還沒等他怎麼漂呢,在水木大學讀研的同學就把他推薦給他的老師成渝之,那時成渝之剛剛在水木大學的幫助下成立的這家生物芯片高科技公司。說實話,剛到這個公司的時候,身處在這個高科技公司多如牛毛的時代,特別是公司當時的地址還離中關村不遠,韓鋒真沒把這個公司當回事,但一來是同學的麵子,二來自己沒有什麼職場經驗,不妨把這個小公司當做一個演習場,管他怎樣,先幹幾年走兩步再說。可是韓鋒低估了成渝之這個從美國回來的教授的能量,低估了生物高科技對人們的吸引力。成渝之作為水木大學百人計劃從美國引進的第一人,回國後以38歲的年齡就當上了水木大學的教授、長江學者,而且成教授還是世界上研究生物芯片的先行者之一,所以回國伊始,水木大學就投資了500萬注冊了這麼一個實體公司用於生物芯片相關產品的研發和推廣。特別是在2001年,成教授有機會到中南海給當時的國家領導人講了一堂有關生物芯片重要應用的科普課,一下子引起了國家的重視,在當時人類基因組計劃開展的如火如荼的背景下,生物芯片無疑是代表著生物高科技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所以國家一下子投入了幾個億,讓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凱普生物公司一躍成為全國生物芯片行業的領頭羊,同時還給了一塊生物芯片國家中心的牌子,讓凱普公司還具備了某些半官方的背景,這更是讓凱普生物如虎添翼,一下子把公司的規模從幾十人的小公司發展到一個四百多人,真正的成為集科研、服務、開發為一體的高科技公司,不僅在國內搞生物芯片的領域內聲名卓著而且在國際上也有了一定的聲望。

而韓鋒由於陰差陽錯的坐上了頭班車,也伴隨著公司的發展而發展,從當初的一個普通的銷售人員最終成為凱普公司的銷售部經理,深得成渝之信任和器重。在個人方麵房子和車子也有了,相對於很多還在租房住、擠公交的北漂一族而言,也算是初步步入小康了。

此時此刻的韓鋒也自然沒有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想法了,是真準備是踏踏實實的在凱普公司奮鬥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