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並不著急趕路,秦淵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在中秋前夕才回到京城。
男子二十弱冠成年,他與賀臨一樣,今年21歲,成年之後,皇上給他賜了府邸和封號,單獨搬到了外麵住。
回京的當天是下午,秦淵沒有急著進宮,而是先回府邸休整了一晚上。
而在他進京之前,太子與六皇子都收到提前收到了消息。
太子當即召了詹事府的少詹事到府裏見麵,也就是內閣首輔楊和謙之子——楊文斌。
楊文斌當過太子的侍讀,詹事府本來也就是輔佐太子用的,他又有楊和謙這層關係在,科舉考過之後,順理成章的進了詹事府,成了少詹事。
太子若派貼身隨從召楊文斌,其實也就是喊楊和謙來府裏議事,算是一個信號,每次都是如此。
收到太子傳召的消息之後,楊和謙帶著兒子不多時便到了太子府。
行禮後,幾人落座,婢女奉了茶上來,太子坐於中堂,問:“楊閣老,我剛收到消息,我那五弟今日便會到京城,大約是下午到,明日多半會進宮,同父皇述職。”
“瑞王殿下這一走足足四月,皇上定是想念的緊啊。”楊和謙不慌不忙的喝著茶,說著客套話。
太子也說著客套話:“那是必然的,隻是先前上朝,父皇便有意褒獎賀臨,等五弟述職完,想必父皇定會獎那賀臨升遷,楊閣老,你是內閣首輔,此事你怎麼看?”
太子的意思其實很簡單,現在浙江該罰的人都罰了,那該獎的人,也差不多該獎勵了。
秦淵述職完,賀臨作為頭號功臣,定然是跑不掉的。
可若皇上要給賀臨升遷,往哪升?升多少?這裏麵可大有講究。
太子怎麼會放著賀臨高升呢?他有心思在上麵做文章,楊和謙也不是看不出,放下茶盞:“此事老臣先前便想到過,賀臨是肯定要升的,至於往哪升,各地空缺的官職我都看了看。
恰好,福建漳州知州的位置空著,賀臨是福建人,漳州這塊地方也不差,知州為五品,七品升五品,連升兩級,不算虧待,想必皇上定會同意。”
太子皺了皺眉,不明白楊和謙對賀臨這麼好幹嘛,問:“陝西山西那些地方沒有空缺嗎?”
沿海地區向來比較富饒,不像陝西山西這些地方,窮山惡水,民風彪悍,時不時就會出來一些鬧事的刁民。
太子擺明了不想讓賀臨過的安生,可他顯然缺點腦子。
還是楊文斌在一旁解釋自己老爹的意思:“太子,如今朝野上下都知道賀臨這個名字,皇上也說了要獎他,我們若舉薦他調去陝西那種地方,那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別的不說,皇上定然不悅。”
皇上說了要獎賀臨,結果他們轉頭跟皇上提議將賀臨調到窮鄉僻壤,皇上若是答應,那會寒了天下能臣之心,所以是絕計不會同意的。
而他們目的性太強烈,在皇上那邊也落不得什麼好。
楊和謙點點頭,補上一句:“太子,漳州臨海,內閣不日前曾收到丁立生的奏疏,近些日子倭寇那邊異動頻繁,極有可能會舉事。”
太子明白他的意思了。
若在太平年間,漳州知州這位置確實是個肥差。
可一旦碰到倭寇舉事,就是個致命的差使了。
倭寇於東南沿海肆虐多年,隻是近些年不知道為何突然沒了動靜,他們刀法強悍,又極其凶殘,登陸之後,所遇之人毫不留情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