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一,賀臨收拾好為數不多的家當細軟,準備離開淳嶺。
這天是個細雨天,秋天來了,這種雨天越來越多,江南地區特有的青瓦白牆襯著這雨,看著別樣惆悵。
馬車開到淳嶺縣主街上,忽然停了。
“怎麼了?”賀臨問。
“老爺,你出來看看。”在外麵駕馬的湘昆說。
賀臨以後的掀起簾子往外一看,數不清多少百姓於路兩旁站著,手裏拿著各種各樣的東西,有雞,有蛋,還有各式各類的菜。
賀臨下車問:“鄉親們這是為何?”
“賀大人,我們知道你今天要走,特意來送行,這些都是鄉親們想送你的東西!”
賀臨笑起來:“送行可以,但鄉親們過的都不容易,東西都拿回去,好吧?”
“賀大人,這些都是鄉親們感謝你的!收下吧!”
“是啊,收下吧!”
“求大人收下!”
賀臨連忙擺手:“不,實在不用,我這馬車就這麼點大,後麵裝細軟的車也滿了,拿不下,有什麼吃的用的,大家拿回去自己用,過好自己的日子,我就很高興了。”
人群裏,有人低聲哭了起來。
當今的世道,碰到一個好官是極為難得的事情。
淳嶺的百姓或許讀書不多,但並不是不知事理,僅憑賀臨收取的火耗銀子是曆年來的最低數,他們就能認定賀臨是個好官!
換了縣太爺,以後的日子還不知會怎樣。
所以賀臨要走,他們比任何人都要傷心。
“大人……”一個壯漢走上前,隨後忽然撲倒在賀臨腳邊,抱住了她的腿。
“你這是做什麼,快起來!”
“大人不要走啊大人,淳嶺這麼多年,隻碰到了你這麼一個好官啊大人……”他哭喊著。
賀臨使勁拔了拔腿,費了老大勁才將腿拔出來,可鞋子卻留在了原地。
她這才猛然想起,大慶有一習俗,地方官若深得百姓愛戴,離任之時,百姓便會抱住官員大腿不讓走,直至官員把鞋子留下。
雖然後來,這變成一種政治作秀的手段,許多官吏離任之時都會找人演戲,留下鞋子,彰顯自己深受愛戴,但此時淳嶺百姓顯然是真的不然想讓賀臨走。
最後,拿不回鞋子的賀臨隻能無奈穿著一隻鞋上了馬車,在百姓一路跪拜下,離開了淳嶺。
馬車上,賀家幾人見賀臨如此受歡迎,同樣覺得十分榮幸。
隻有賀臨看著自己的襪子,欣慰的同時,也有幾分哭笑不得。
******
因為帶著萬語琴,賀臨怕她累,不敢走太快,花了十多天的時間才到漳州。
漳州下轄兩個縣——福寧縣與安德縣,與浙江接壤,屬閩北,但又臨海,是倭寇騷擾侵襲的重災區。
賀臨是中午到漳州的,進入漳州主城之後,她掀起馬車簾往外看了看,發現街上沒什麼人,甚至沒有淳嶺熱鬧,雖是大晴天,卻總有種愁雲慘淡之感。
沒多久,馬車便到了州衙大門。
下車之後,賀臨給衙役出示了一下吏部的任狀。
“原來是州牧大人到了,容小的這就去通稟盧同知。”
新官上任三把火,初來乍到,為了樹立威嚴,賀臨並不像往日那般通情達理,往州衙門口一站,就等著人來迎接。
很快,盧同知出來了,還帶了不少衙役,笑著迎了她進去,十分給賀臨排麵。
地方上,每個衙門都是有給官員準備住所的,一般就在衙門後麵,淳嶺便是如此。
漳州衙門比淳嶺縣大的多,但格局差不多,也是前朝後寢,由一個個四合院組成,坐北朝南,前麵的大堂審案,二堂接見官員以及用來辦公,後麵則是給知州及其屬眷的住所,稱為官邸,
隻是這後麵的官邸比起淳嶺那個更加豪華,購置宅子什麼的賀臨並不急,所以暫時住在了州衙官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