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朝中議事(1 / 2)

“為何要直接呈至司禮監?”太子不解。

“二十萬的災民過冬,就如賀臨奏疏上所說,沒有六十萬兩,很難挨的過去,微臣兼著戶部差使,這都到年末了,國庫裏還有多少剩餘的銀子,我再清楚不過,近些年本就連連虧空,六十萬兩銀子……嗬。”楊和謙意味不明的笑了一聲。

“國庫沒有銀子?”太子挑了挑眉。

這樣一來更好了,都不需要他們吩咐下麵的人搞小動作了,拿不出錢賑災,這麼多災民,遲早要出事。

楊和謙搖了搖頭:“國庫的銀子劃進了來年各部的預算,非要擠倒也不是沒有,除了兵部打仗的開支無法縮減,其餘各部倒是能湊齊這六十萬兩,不過工部的預算……是給皇上修行宮用的。”

要湊齊六十萬兩,隻能縮減各部明年的預算,禮部與刑部本就不是什麼開支大的部門,能擠出來的非常少,戶部他握著,這次也能擠出一些,至於吏部,還得看呂興文怎麼想,不過估摸著也不會太多。因此要湊齊這六十萬兩賑災銀,除非皇上願意暫停明年行宮的修建,將工部的那些預算挪出來。

可皇上會願意嗎?

以楊和謙對皇上的了解,大概率是不願意的。

那行宮前後修了三年,這三年裏各地什麼天災人禍沒遇上過,從未停止修建。

如今漳州這點事,皇上怎麼可能會把修行宮的錢拿來賑災呢?

賀臨的奏疏若是進了內閣,內閣就要給出解決方案的票擬,他身為戶部尚書,不可能拿出糊弄的法子。

可若是票擬提到挪動工部修行宮的錢,等於把皇上架到兩難的地步。

皇上不批,是不愛民。m.X520xs.Com

皇上批了,心裏又不情不願,難免埋怨他這個首輔。

楊和謙能做到首輔的位置,揣度聖意的能力自是不用多說。

所以奏疏不能走內閣,不走內閣,就不用給出票擬。

這樣他不僅能把自己摘出來,而且還能借此試探皇上對賑災一事的態度。

楊和謙以為自己將其中關鍵說的差不多明了,稍微聰明的人應該都能品的出來,可太子還是一臉的迷茫,見他望過來,還裝作懂了的點點頭。

楊和謙:“……”

在心裏歎口氣,楊和謙低頭喝茶。

算了算了……蠢點就蠢點吧,以後登基了,也好控製。

另一邊,六皇子與呂興文也在商議此事。

呂興文:“殿下,微臣已經打探到,楊閣老讓通政司那邊直接將賀臨的奏疏呈至了司禮監。”

六皇子踱步思考片刻,笑了一聲。

不愧是老狐狸,既把自己摘了出來,又能借此試探皇帝對挪動工部預算的真實態度。

****

養心殿,燭火通明。

景曆帝坐在椅子上,剛剛看完賀臨與李鴻仁聯名上的奏疏。

他翻了翻,問一旁的掌印太監馮安:“這後麵怎麼沒有附內閣的票擬?”

“回主子爺,這奏疏是通政司那邊直呈司禮監的,說是情況緊急,幹係重大。”

景曆帝眸光閃了閃,合上奏疏:“是緊急,也是重大。”

內閣那些人玩的把戲,景曆一下就看穿了。

不過有些事情不需要點破,心照不宣就好。

若這份奏疏真的走內閣,讓內閣的人看一遍,然後商量寫票擬給他批,他才不好處理呢。

將奏疏放回桌子上,景曆帝笑了笑:“楊和謙……是個聰明人。”